肝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会约医镜》肝汤 《关幼波方》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会约医镜》卷四:肝汤【处方】当归 枸杞子各6克 茯苓 肉桂 乌药各4.5克 木香1.5克 小茴1.8克(炒)吴茱萸4.5克(开水泡一次用)生姜2.1克【功能主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w/wengantang.html

杀鬼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辟杀鬼丸熏百鬼恶气方。雄黄 雌黄(各二两) 龙骨 龟甲 鲮鲤甲 皮(各三两) 羊角 虎骨(各七两)樗鸡(十五枚) 空青(一两) 芎 真珠(各五两) 东门上鸡头(一两)上十三味末之,烊蜡二十两,并手丸如梧子,正旦门户前烧一...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piwenshaguiwan.html

湿_《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伏邪不肯解散,正阳馁弱,邪热固结。是以草果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泻阳明独胜之热,浓朴佐草果泻中焦之湿蕴,合姜、半而开痞结,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热;脾胃兼病,最畏木克,乌梅、黄芩清热而和肝;疟来日晏,邪欲入阴,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赖草果(俗以乌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681-6-4.html

脾胃_《医学传灯》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人之有脾胃.犹地之有土也.万物生化于土.而人之五脏六腑.大经小络.以及皮肉筋骨.无不资生于脾胃.一身之要物也.盖命门真火.乃父之精气.附于两肾之间.未有此身.先有此气.出于天成.不假人为.所以谓之先天.若夫脾胃之气.饮食五味.变生五气.以...

http://qihuangzhishu.com/320/4.htm

针可改变抑郁性神经症血流变学_【中医宝典】

...日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针灸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可改善患者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具有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易于推广使用的优点。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心境低落、动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33.html

脾胃_《丹溪心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附胃风)【附方】调中益气汤升麻(二分) 黄 (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五分) 木香(二分) 人参(五分) 柴胡(五分) 陈皮(二水煎服。四君子汤 治脾胃不调,不进饮食。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上以水煎服。六君子汤 治脾胃不和,不...

http://qihuangzhishu.com/650/93.htm

针法 -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针法 - 【概述】 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器具药物】 【操作方法】 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4.html

立秋祛湿防燥养脾胃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逐渐凉爽。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多,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56.html

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器具药物】 【操作方法】 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将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93.html

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_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休克及神经系统表现,如头痛、烦躁以至昏迷。慢性起病可先有头昏及全身虚弱,几个月后才发现贫血,程度不等。 诊断抗体型AIHA主要依据:①是否有血管外溶血性贫血的证据;②Coombs试验是否阳性;③是否有其他溶血性疾病的证据;④肾上腺皮质激素...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WenKangTiXingZiShenMianYiXingRong259063.htm

共找到62,7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