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简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疗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 灸法的产生早于方药,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先于针法。 关于疗法的起源,虽然还缺少确实可靠的资料来印证,但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疗法的出现不会晚于原始社会。根据近代考古学研究证明,我国早在距今约170...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1.html

气海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气海又名丹田、下肓,属任脉。是保健的要穴。常用的有气海温和、气海隔姜灸和气海附子 气海又名丹田、下肓,属任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又《针灸资生经》也说:“……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元气所生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84.html

皮内针疗法_《中医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穴位上。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天,多者可埋天,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天,以防止感染。皮内针适应范围埋针疗法临床多应用于:神经性头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3-0.html

疝气穴歌_《刺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疝气偏坠为先,量口两角折三尖,一尖向上对脐中,两尖下垂是穴边。〖注〗疝痛偏坠奇穴法,用秆心一条,量患人口两角为则,折为三段如△字样,以一角安脐中心,两角安脐下两傍,尖画处是穴。左患右,右患左,左右俱患,左右俱。艾炷如粟米大,四...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62.htm

不可证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贲豚,气从少腹上撞者,其核上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桂枝汤内加桂枝足成一两一分,如前法煎之。)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无脉,之不暖,反微喘者死。伤寒脉促,...

http://qihuangzhishu.com/746/21.htm

正人形第八_《黄帝明堂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复留 二穴,在足内踝上二寸,动脉中陷者是。七壮。主腰疼痛引脊内,痛不可俯仰。善怒多言,足痿不收履,胫寒不自,腹中雷鸣,兼治腹鼓胀,四肢肿,十水病,女子赤白漏下,五淋,小便如散灰也。大都 二脉,在足大趾本节后陷者中。三壮。主热病汗不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mingtangjiujing/913-5-28.html

藏医的特色疗法—放血疗法_【中医宝典】

...【概述】 藏医放血疗法是依体表不同部位,用不同形状的针刀,点刺或切开血脉,祛除病血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放血疗法,中医古今有之。而藏医放血疗法有其独特之处。 《四部医典》中专立一章,对放血疗法从工具、诊断、部位、效用等方面详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74.html

藏医的特色疗法——油脂疗法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概述】 藏医油脂疗法是食用动、植物油脂或外用涂擦、点滴身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营养滋补,增强体质的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藏医史书中记载,公元前百余年藏族人民就懂得用融酥油止血疗伤的道理。《四部医典》中专书一章,讲述油脂疗法的药物、施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2.html

耳针刺激方法_《中医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材料可用艾条、艾绒、灯芯草、线香等。艾条灸可温灸整个耳郭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艾炷时,先用大蒜汁涂在选好的耳穴上,然后将麦粒大小的艾炷粘附其上,用线香点燃施灸,当皮肤感到灼热即换炷再,一般每次1~3穴,每穴3~9壮,此法适用于面瘫、...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1-6.html

取嚏疗法_【中医宝典】

...交替或者取。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卒中、痰厥等急证属脱证者禁用,高血压、脑出血、脑外伤等所致昏厥者不宜用,体虚及孕妇者慎用。 二、注意事项 1.取嚏疗法为祛邪之法,中病即止,不可久用,以免耗伤正气。 2.用此法后如有不良反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63.html

共找到780,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