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暑风。感受暑邪而致的痉证,多见于小儿。《温病条辨·解儿难》:“夏月小儿身热头痛,项强无汗,此暑兼风寒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身重少汗,则用苍术白虎汤。脉芤面赤多言,喘渴欲脱者,即用生脉散。神识不清者,即用...
...来源 《温病条辨》增液汤。 应用 玄参甘、苦、咸,微寒,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生地甘,寒,功擅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二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滋阴润肠之功。 心得 运用增液承气汤配合润肠通便的仁类药物,如火麻仁、郁李仁等,治疗因肠燥津枯所致便秘...
...目录 《中国药典》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安宫牛黄丸【处方】牛黄10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25g 珍珠50g 朱砂100g 雄黄100g 黄连100g 黄芩100g 栀子...
...温病条辨·上焦篇》:“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综合性医书。二卷。清·曾懿撰。刊于1906年。作者鉴于当时世医对伤寒、温病分辨不清,以致误治甚多,故着重将伤寒、温病的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卷一伤寒、温病证治,主要参考《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卷二为内科杂症、五官科、妇、儿、外科等多种病证...
...综合性医书。二卷。清·曾懿撰。刊于1906年。作者鉴于当时世医对伤寒、温病分辨不清,以致误治甚多,故着重将伤寒、温病的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卷一伤寒、温病证治,主要参考《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卷二为内科杂症、五官科、妇、儿、外科等多种病证...
...·是书原本吴鞠通温病条辨.参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效秘传.薛生白温热赘言.及叶薛缪三家医案.王孟英五种章雅堂医撮诸书.略短取长删繁就简.书中但言见何证宜用何方.以期明白易晓.而于古人因证立方之奥旨.未能一一详着.如有好学深思之士.取诸原书....
...干燥,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等症,也可应用,有泻火泄热之效。【处方用名】西瓜皮、西瓜翠衣(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方剂举例】清络饮《温病条辨》: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治暑温汗...
...·是书原本吴鞠通温病条辨.参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效秘传.薛生白温热赘言.及叶薛缪三家医案.王孟英五种章雅堂医撮诸书.略短取长删繁就简.书中但言见何证宜用何方.以期明白易晓.而于古人因证立方之奥旨.未能一一详着.如有好学深思之士.取诸原书....
...呕吐等症。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目录 《保健药膳》五汁饮 《中医饮食营养学》五汁饮 《温病条辨》五汁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保健药膳》五汁饮 主要原料:梨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麦门冬500克,鲜芦根100克。制作方法: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