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者腥臭、带血,鼻塞不通,嗅觉减退,头痛剧烈,鼻窍粘膜红赤明显,鼻道积脓,伴见口苦咽干,,烦躁少寐,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利胆,泻热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20g,黄芩15g,泽泻12g,栀子10g,车前草15g,木通...
...鼻孔赤烂;肝胆热盛而见双耳流脓;脾胃积热而见口臭便秘等症累见发热而不鲜。心火亢盛当用导赤散(生地、竹叶、木通、甘草梢)清心火毒;肝胆热炽当用龙胆泻肝汤清肝利胆;心脾积热当用导赤泻心汤(生地、木通、竹叶、黄连、大黄、甘草)泻热通腑;肺热鼻出血...
...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青皮、陈皮各10克,板蓝根15克,金钱草50克,鸡内金15克,威灵仙15克,生大黄8克,虎杖20克,郁金10克,王不留行15克。功能 疏肝利胆,通腑排石。主治 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
...红色。(检查挥发油、甾体) 【炮制】将原药除去杂质、衣壳(总苞片)及灰屑,晒干或烘干即得。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
...收缩功能只有轻度减退的病人,可以采用利胆的药物来治疗,如口服去氧胆酸、胆酸钠或消炎利胆片等。对这些病人的,一般不需特别限制。有的医生认为,在饮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反而对治疗慢性胆囊炎有一定的帮助。当然饮食中的脂肪量不宜...
...但再次妊娠后上述表现又可出现。因此,称妊娠期复发性肝内胆汁郁积症。 3、实验室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增高,血清胆红素中度增高。 本病母子预后良好。新生儿一般不发生黄疽。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应用利胆醇治疗瘙痒症,补给脂溶性维生素。消炎...
...〔组成〕生地12克首乌9克拘杞9克佛手、绿萼梅舒肝理气。诸药合用,共为滋水涵木、疏肝利胆之剂。 〔按语〕胆囊炎、胆石症多为肝胆湿热之实证,加之医者多困于炎症,每以清热利胆之剂统治,故收效不尽如人意。顾老则另辟溪径,既辨证又辨病,针对西医之...
...藏茵陈片用于清热解毒,舒肝利胆。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通用名称:藏茵陈片 汉语拼音:Zangyinchenpian 剂型:片剂 【成份】人参、珍藏茵陈1120g、淀粉50g、糊精2.5g、干淀粉5g、微晶...
...肝复颗粒用于能够旭嘎帜沓痂,维汕洼胗,维象样丢象:夫热觉蒙; 中医认为是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活血化瘀。用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所致的急慢性肝炎。 通用名称:肝复颗粒 汉语拼音:Ganfu Keli 剂型:颗粒剂 【成份】虎杖250g、栀子...
...治疗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早年对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因当时对其病理认识不足恐延误手术时机,加上当时胆道蛔虫病发生时往往蛔虫数目较多。目前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利胆驱虫、防治感染,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但对非手术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