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作了新的探索,一些疾病外科手术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关于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钱思元于1822年记载一名操浙江口音佚名外科医学家,于17世纪时为一位患者作过阑尾切除术事迹。至于阑尾周围脓肿之切开引流,在清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1.htm

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缓 医缓,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国君景公姬据(公元前599~公元前581年)生病,先叫桑困巫治疗。桑田通过占卜,认定景公病,是遭晋景公杀害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鬼魂作祟所致。晋景公听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8.html

彝族医药发展史_民族中医彝医_【中医宝典】

...,到那意笃色(76世)彝族奴隶社会前期。这一时期,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彝医使用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并且收录进汉医医书。 著名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纳目拾遗》,也记录了一些彝族药物,证明此期彝族医药应用广泛性。 15世纪中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01.html

学弈解说_【古诗文大全】

...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从事教育围棋名人。关于弈秋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里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096.html

杏林文化是中医文化标志_【中医宝典】

...□ 张瑞贤 梁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 提起董奉,人们就会联想到杏林,想到杏林就会联想到医生,联想到医生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直到如今有些医生在救死扶伤之后还会收到患者送来“杏林春暖”锦旗。杏林一词已经成为医家专用名词,人们常用“杏林春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45.html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传变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72.html

清代名医()--历代名医(10)_【中医宝典】

...李时珍书中的几十条错误,还增添了大量新药物。该书是清代最重要本草著作,在中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40.html

拔罐发展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特殊治病方法。 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角作为吸拔工具。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就已经有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1.html

五官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等手术具体操作手法较唐代有了更大进步。宋代多种方书和《眼科龙木论》更总结记载了大量五官科方剂,包括一些为后世医家广泛重视五官科名方。(一)五轮八廓学说形成五轮学说渊源于《灵枢》大惑论有关眼与脏腑论述,宋代多种医著均有记载。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2.htm

变蒸学说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脉经》。《诸病源候论》等医籍关于变蒸记载认为:小儿自初生起,32日一变,64日变且蒸,10变5蒸,历320日,小蒸完毕;小蒸以后是大蒸,大蒸共3次,第1、2次各64日,第3次为128日。合计576日,变蒸完毕。小儿变蒸时,机体脏腑功能逐步...

http://qihuangzhishu.com/79/18.htm

共找到962,0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