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九条 方六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
...国语辞典 失去適當的時機。 齊民要術.卷七.造神麴并酒:「失候,則酒重鈍,不復輕香。」 對人表示失於問候、迎接的歉辭。 明.阮大鋮.燕子箋.第六齣:「小弟也有些小恙,因此失候鮮于兄。」 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原來老弟倒枉駕先到舍下,只是...
...治消渴 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经宿,渴即饮水,每日换水浸。又方 用缫丝汤饮之。如无,以生丝煮汁饮之。又方 用五倍子为末,以水调方寸匕,不拘时服。又方 用深掘大栝蒌根,削去粗皮寸切,以水浸,一日一换。浸五日取出,烂研,细绢绞汁,如作粉法,干...
...近效极要论∶消渴旧来以为难疗。古方有黄连汤牛胆丸为胜。亦不能好瘥。自作此方以来。服者皆瘥。服多者即吐水。岂有更渴之理。又疗消渴麦门冬丸方。麦门冬(五两去心) 干地黄(三两) 蜀升麻(五两) 黄芩(五两) 栝蒌(七两)苦参(八两) 人参(...
...《金匮》肾气丸 本文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即崔氏八味丸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之方也。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泽泻 白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肉桂 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为丸,梧...
...眉山揭颖臣长七尺,健饮啖,倜傥人也。忽得消渴疾,日饮水数斗,食倍常而数溺,消渴药服之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治棺衾,嘱其子于人。蜀有良医张肱隐之子,不记其名,为遂愈疾。今诊颖臣脾脉极热,而肾不衰,当由果实与酒过度,热在脾,所以饮食过人,而...
...国语辞典 恭候、敬候。 魏書.卷四十三.劉休賓傳:「文達詣白曜,詐言聞王臨境,故來祗候。」 職官名。宋朝掌朝會、宴幸、供奉引贊等事的官吏。元代各省、路、州、縣,官府都設有祗候,為供驅使的衙役。 泛指官府小吏或富貴人家的僕役。 元.費唐臣....
...岐伯曰∶消渴脉实,疾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脉经》曰∶紧数相搏,则为消渴。脉软而散者,富病消渴。又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下之不肯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劳,卫气不足,迟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
...用蚕茧,或取丝棉结块者,每以六钱,水三碗,煎至二碗,时时当茶温饮,饮至二七,无不愈者。三消虽为火盛水衰,然虚热者多,实热者少,勿误作有余治之。余见内科。消渴,日夜饮水无度。猪肚一个,洗极净,入淡豆豉五钱在内,以绵缝之,煮极烂,取汁饮之,肚...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按』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按』此条当在《虚劳篇》中,错简在此。『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