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相生相克呢?_《中医钥》_中医书籍_【岐黄术】

...、脾土五行为人体五脏能的五种活动现象。兹以肺为例:肺主气、气动即为风,风即能,金能传热,吸热,散热,吸入呼出含有水份的空气,蒸发水气,冬天口鼻可见呼出白茫茫的水蒸气是热热的,为肺金受心火生热,蒸发水气成热所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2.htm

中医药最接近寻常百姓——中医药科普创作之我见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作者:马肇禹 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医药学领域的一枝奇葩,是三大国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成型和发展的基原,其理论体系精深、技艺精美,远非异邦可比。新世纪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66.html

脉搏用法考_【中医宝典】

...状况的形容词。 脉搏一词,现代指脉跳动,没有什么疑义,而在中医经典却并非如此。首先,同一个词,在不同版本写法却不一样;其次,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意思也不完全一样。下面将其在经中的不同写法及用法综述如下: 写法不一致 脉搏,古籍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1.html

伤寒脉_《三指禅》_诊治书籍_【岐黄术】

...。时烦躁而大便难以法治。大腹痛,阳明杂见太阳桂枝大黄汤;土燥水干,阳明混入少阴之类,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厥阴亦有阳明。随经而见,妙蕴无方。阳明经症 白虎汤石膏、粳米、知母、炙草。附录钱仲阳葛根汤葛根...

http://qihuangzhishu.com/786/96.htm

脏辩_《吴医汇讲》_中医书籍_【岐黄术】

...《病机机要》云∶腑者,宜汗之,脏者,宜下之。此腑脏二字,实是指经络,言腑无汗法,入脏亦岂有下法?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故满而不能;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此脏宜补,腑宜通要旨也。考长沙三百九十七法,邪归土,乃...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5.htm

什么是上虚?_气功基础_【中医宝典】

...所谓上虚,是指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 关于虚实的概念,在八纲辩证是指正气与邪气的比较,正气不足为虚,邪气有余为实。这里论及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28.html

_《诊家正眼》_诊治书籍_【岐黄术】

...按】之为义,邪气盛满,坚劲有余之象也。既大矣而且兼长,既长大矣而且有力,既长大有力矣,而且浮沉三候皆然,则诸阳象,莫不毕备焉。见此脉者,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王叔和《脉经》云∶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 然。又曰∶...

http://qihuangzhishu.com/801/58.htm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简介_《伤寒杂病》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神农本草经》。《伤寒杂...

http://qihuangzhishu.com/103/1.htm

序_《医理真传》_中医书籍_【岐黄术】

...清末四川著名伤寒学家郑寿全字钦安,精通岐黄仲景之学,善施热药起沉疴于桴鼓之间,而名噪西南各地。所著《医理真传》、《法圆通》二书,最能代表其学术思想,也是其一生独特经验总结。郑氏师古而不泥古,从元阴元阳立论,把伤寒理法推而广之,用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5.htm

误、药害致损_《虚损病类钩沉》_诊治书籍_【岐黄术】

...观念的影响,只注重疾病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其虚损病本,妄用苦寒攻伐如肾炎予青霉素以消炎、肾衰投生大黄以排毒,而犯虚虚戒;其三作为药品生产商随便夸大其商品的疗效范围或对其药品毒副作用及疗程未作标注或标注不详,也是致损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4.htm

共找到915,9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