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机构设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周代建立有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相当严格的考核制度,为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专职医疗人员,属天官冢宰统辖设医师之职官,总管医药行政。《周礼·天官,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在医师之下设有“上士...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htm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事制度沿袭唐制而有所改革。医事行政与医学教育各设机构,分别管理。翰林医官院掌医政和医疗。太医局,则为管理医学教育造成医学人才的机构,使医事行政和医学教育分工明确,二者各有专责,有利于医药行政管理的实施和医学人才的培养。这是宋代医学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1.htm

_《医学读书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脉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气者,气随便失。脾肠之病,即气利也,乃火不足,而土受病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dushuji/326-4-24.html

汤液的创制及意义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可能的。汤液的创制发明,绝非是伊尹一个人,或非一个时期。汤液的发明,是无数先民通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从采药用药与烹调中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汤液的发明,是医药发展史上的次跃进,标志着方剂的诞生,是医学史上项重要的发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htm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教育部太部定章,于医学课程独取西法,不及中学,此虽迫于世界进化之大势,别具苦心,然会员等愚以为医药为卫生强种之要素,与国计民生有绝大关系;速举中医中药切实整顿则可,逐如淘汰则不可……”(MedicalJournal. 1922,(8):81...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6.htm

医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论述医德的专篇及散在内容,较前代均有增加,涉及到医学伦理学的诸多方面。许多医家履行医德的感人事迹,也为后世留下了楷模。明代是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论述医德的优秀文献。李《医学入门》中的“习医规格”,对医生的学习和品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0.htm

职业病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职业病学科的崛起和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全国没有所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及专门从事职业病学的专业医师。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1956年9月在天津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独立研究机构“天津市劳动卫生研究室”。到1959年时,一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7.htm

两宋时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朝医药交流两宋时期,中朝医药交往更加广泛,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和天禧五年(1021年)高丽使者郭元、韩祚各自回国时,宋真宗亲自赠送《太平圣惠方》1000卷(金斗锺《韩国医学史》118~119页码韩国探求堂1966年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8.html

中央的医药机构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太医院的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医学教授、学正、官医和提领。吴三年(1366年),改医学提举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6.htm

酸苦涌_《医学读书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院河南治天行热,解毒多用苦酒、猪胆、生艾汁、苦参、青葙、葶苈之属。《外台》单用苦参一两,酒煮,并服,取吐如烊胶便愈。张文仲疗伤寒、温病等,三日以上,胸中满,用苦酒半升,猪胆枚,和服,取吐。盖即《内经》酸苦涌之义。然今人之用此者罕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dushuji/326-7-8.html

共找到801,6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