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胁痛。各有所感。若止是冷气作楚。与 扑闪挫。宜和气饮。及乌药顺气散。或浓煎葱白汤。下枳壳散。左右胁。有气块而痛者。此是积聚。见诸气门积聚证。停饮胁痛。本事方而丸。最佳。曾有人胁痛连膈。进诸气药。并自大便导者。其痛殊甚。后用辛热补剂。下...
...目录 《育婴秘诀》家传治痢保和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育婴秘诀》:家传治痢保和丸【处方】陈皮5分,半夏5分,白茯苓5分,枳壳(炒)5分,厚朴(姜汁炒)5分,黄连(炒)5分,山楂肉5分,萝卜子(炒)5分,神曲(炒)5分,麦芽(炒)5...
....薛立斋治少宗伯顾东江.停食患痢.腹痛下坠.或用疏导之剂.两足浮肿.食少倦怠.烦热作渴.脉洪数.按之微细.以六君子.加姜、桂各二钱.吴茱萸、五味子各一钱.煎成冷冻饮料.即睡.觉而诸证顿减.此假热而治以假寒也.立斋又云.先母年八十.仲夏患痢....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臭秽、排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为特征。若湿热毒邪盛于血分,伤及肠络,下痢纯血者,叫“赤痢”、“血痢”。...
...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三因》)血之为患,其妄行则吐衄,其衰涸则虚劳,蓄之在上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则筋不荣而挛急,挟热则毒内...
...《急救广生集》治痢贴脐神方乳香 末药(各一钱) 面(一两炒) 醋调成膏,摊布上。又用木香、丁香、黄连、肉果共末,面浆和为丸,纳一丸脐内,外用前膏贴之。 目录 《急救广生集》治痢贴脐神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急救广生集》治痢贴脐神方...
... 半夏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诸杂毒物。十日知,二十日愈。白膏治一切风热毒肿,及脏气郁结,丹石发动,结为痈疽瘰 。诸疮肿未破,即令消散;九漏浸淫,脓汁淋漓,诸治不瘥者,悉主之。白蔹 白薇 白芨 白芷 薤白(各半两...
...作者:江涵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钟序 自序 例论 卷一 诊脉歌 望舌色 望闻问切论 表里虚实寒热辨 内伤外感杂治说 伤寒论治 虚劳论治 疫痢疟肿论治 附列诸方 卷二\脏腑证治 心部(手少阴属脏) 肝部(足厥阴属脏)...
...作者:江涵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钟序 自序 例论 卷一 诊脉歌 望舌色 望闻问切论 表里虚实寒热辨 内伤外感杂治说 伤寒论治 虚劳论治 疫痢疟肿论治 附列诸方 卷二\脏腑证治 心部(手少阴属脏) 肝部(足厥阴属脏)...
...小儿少阳之体,不堪暑热,恒喜食凉饮冷以解暑,饮食失宜,遂多泄泻,泻多亡阴,益至燥渴多饮,而阴分虚损者,其小溲恒不利,所饮之水亦遂尽归大肠,因之泄泻愈甚,此小儿暑天水泻所以难治也。而所拟之方,若能与证吻合,则治之亦非难事。方用生怀山药一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