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脉法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法雏形。这是古代脉法一个创造性、开拓性,并且富有重要学术价值成就,由此出现了中医一个特色。 2、从为疾病位置诊察向疾病性质诊察转化诊脉动方法开始是遍诊法,不脱经络检查“窠臼”,重点在于定病位,在发展中向“执简驭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美国临床心理学训练计划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大扩展了医学心理学家训练。50年代美国每年授予心理学博士学位总数中有一半是给临床心理学专业。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有兴趣成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这一阶段,临床心理学家从事心理测验工作也30年代以前所作不同。测验种类和范围大大扩展,包括...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0.htm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面硕果累累。民国时期,由于中西医论争激烈,《内经》研究已不再停留于训诂诠释,而是阐明《内经》学术价值,旨在捍卫中医理论体系。恽铁樵《群经见智录》和杨则民《内经哲学之检讨》是这类研究工作代表作。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是以藏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高武《针灸聚英》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自己观点体会而成,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发展起着承前启后作用,为后世针灸家所推崇。 该书引用了《难经》、《素问》、《子午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针经指南》、《针灸资生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5.html

民族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学术修养素质、研究方向、各民族医学历史形成条件及其社会及有关科学关系,民族学、民俗学等人文科学关系,还提到民族医学人物评价,民族医学古典著作发掘整理,民族医药学历史分期及其它理论问题,民族医史研究方法等等一系列理论性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23.html

毛泽东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背景影响_【中医宝典】

...建立医学院校和医院,并向国外派遣了更多留学生。传入西医学凭借国外、国内两种力量,在中国得到较快传播和发展。国内培养医科毕业生和学成归国医科留学生形成了一支新的卫生队伍,逐步占据了传统中医学分庭抗礼地位。 西医学术发展和队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133.html

系统研究中医理论三本力著_【中医宝典】

...,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系统研究中医科学理论之力作,具有较高临床学术价值。 《中医医学科学理论研究》客观地论证了中医科学地位,并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医学科学理论。该书特色是实现传统中医现代科学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并用西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56.html

民间捐资刻医书_【中医宝典】

...杨氏本草述钩元》:“锓版毁于兵。同治间,郡人醵金用麻沙法印之,仅数四圣心源》一书,由于其医学价值颇高,受到许多人赞誉和首肯,因而先后为此书刊布校刻做出贡献就有张琦、赵克宣兄弟(赵本)、徐树铭(闽本)、彭器之(蜀本)。黄济(渝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75.html

河北医学史上名家_【中医宝典】

...墨守仲景成规保守风气,而且引导了金元时期诸大家学术争鸣,同时为明清时代研究治疗温热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刘完素阐发火热论,好用寒凉,但并不是片面机械主火论者,而是强调辨证施治,全面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理论临床大家。他根据自己临床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27.html

皮肤病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合称祖国医学麻风三大专著。《解围元薮》肯定麻风为传染病,指出家庭内传染重要性,首先主张给接触幼童“预常服药”。倡对本病施治行六经辨证,总结了大枫子治疗本病新经验,否定前人服本药定致瞽目之说。薛己提出麻风类似麻风病鉴别要点,倡八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7.htm

共找到937,2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