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五月十九日 陆氏 二十七岁 六脉弦细,面色淡黄,泄则脾虚,食少则胃虚,中焦不能建立,安望行经,议先与强土。 云苓块(3钱) 半夏(3钱) 藿香梗(2钱) 益智仁(1钱) 苡仁(2钱) 白蔻皮(1钱) 广木香(1钱5分) 苏梗(1钱5分...
...孟英之医案也。吾师赵菊斋先生,暨庄舍人芝阶为之序,余以未与其事,深以为歉。秋间,偶过孟英,适有陈姓者牵羊来谢,孟英颇疑之。其人曰∶三月间,次媳患时感,而气逆不能眠,医皆畏却,特延君(指王氏)诊,甫按脉。云∶“甚滑疾,是为娠象”,用药必须顾及。...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两都医案》两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
...可以认为:本条所治为太阳病而见里实热。胡希恕先生即持类似观点。《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他这个本来是太阳病,误下引邪入里,这个腹满是实满,不是虚满,这个痛也是实痛,也不是虚痛……如果实满实痛轻微者,用芍药就行,他表不解你得配合桂枝汤啊,所以...
...右寸必浮耳”。然先贤虽言之凿凿,而临诊之际,失于明辨者,仍复不少。以致轻感时邪,亦须迁延多日。倘若治不彻底,或失治误治者,每易流入损途。《理虚元鉴》论“虚症有六因”中“有外感之因”“因外感者,俗语云:伤风不醒结成痨。”“若其人或酒色无度,或...
...吐血兼咳嗽——1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王××,年二十四岁,得咳嗽吐血证。 【病因】 禀赋素弱,略有外感,即发咳嗽,偶因咳嗽未愈,继又劳心过度,心中发热,遂至吐血。 【证候】 先时咳嗽犹轻,失血之后则嗽益加剧。初则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
...病新瘥后,因劳动再发,为劳复。缘其血气未平,余热未尽,一或劳之,热气遂还于经络而复发也,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表者,汗之;里者,下之。病新瘥后而多食复发者,为食复。缘土虚不能胜谷气,如水浸墙壁,水退土尚未坚,合其损谷则愈,轻则消化,重则吐下。...
...临证指南》,重为删订,因华氏所刻,门类虽分,精粗交杂,爰复扫除繁芜,务归的当,庶使妙义显呈,金针暗度,继往开来,未始非吾师兹选启其端也。今于医案告成,附识数语,以续请道光壬辰夏四月门人凌铭志于暖翠楼...
...管理集市的官员 an official ministering Markets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广东盐大使汪公.回杭途次.偶感微邪.又加忿怒.遂致喘逆倚息不卧.余因治桑观察之症.乘便召诊.其息甚促.音不接续.面色黧黑.中有油光.脉浮部豁大.中部空芤.沉部细弱.不相联贯.余曰.此症邪少虚多.勿误用表散.进二加龙牡汤二剂而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