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駑馬散材。比喻材質平凡庸拙。 荀子.脩身:「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
...国语辞典 衙參已散,猶今之下班。 明.沈周.暮投承天習靜房與老僧夜酌復和清虛堂韻:「臨昏細雨如撒沙,城中官府已散衙。」...
...散 阴 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经脉》。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柳氏。 戴同父曰: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平脉也。心脉耎散怔忡,肺脉耎散。汗出。肝脉耎散溢饮。脾脉耎散胻肿...
...国语辞典 職官名。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至三國魏時,二者合而為一,稱為「散騎常侍」。侍從皇帝左右,規諫過失。金元以後廢置。...
...国语辞典 不自檢束的儒者。 荀子.勸學:「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西京雜記.卷三:「大丈夫當立功絕域,何能坐事散儒?」...
...味辛,温无毒,入心肝胆脾四经。止少阴合病之茴痛,散三阳数变之风邪,主肢节拘挛,风寒湿痹,温中气,散死肌,破结气,消痰嗽,止目泪,疗牙疼,治口臭,利水道,除喉痹,通血闭。独活、曾青、枣根为使,恶野狼毒、山茱萸、黄?,畏硝石、滑石,反藜芦,忌...
...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通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说营气谷气。上升奉生者也。上升于头。入手之三阳。三阳得之。散之六腑。六腑下行。滋养...
...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通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说营气谷气。上升奉生者也。上升于头。入手之三阳。三阳得之。散之六腑。六腑下行。滋养...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疝气。[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痛经...
...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铜人》灸五壮,针三分半。《素注》针二分半。主腰骨强急,膀胱有寒,三焦结热,妇人小腹胀满,痛引阴中,胞中瘕,子门寒,大小便不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