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崩须阴阳塞流不可留瘀_【中医宝典】

...须阴阳 塞流不可留瘀--蔡小荪治血崩证的经验 上海蔡氏妇科以儒医闻于世,至吾师蔡小荪已七代。其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对血崩证的治独具创见,临证屡获卓效。蔡师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甚多,病情变化较为复杂,临诊时务必详审病机,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91.html

《小》原文-出自《大戴礼记》_儒家_【文学360】

...1 小:公曰:“寡人欲学小,以观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爱日,日不可得,学不可以。是故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天子学乐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官政以行事,以尊天子;大夫学德别义,矜行以事君;士学顺,言以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97.html

隰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隰"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隰的解释

...公羊传·昭公元年》 原隰底绩。——《书·禹贡》 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牧隰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湿。” 平原之隰。——《管子·形势》。注:“下泽也。” 丘隰水潦。——《淮南子·时则》...

http://hanwen360.com/x/96B0.html

肿痛痒脓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脓 脓是由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乃由气血所化生,是肿疡在不能消散的阶段所出现的主要症状。疮疡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现象。疮疡毒气随脓而泄的情况,如同伤寒表证,从汗而解,腑证从下而解,有着同样的道理。疮疡未溃前肿疡阶段,要脓的有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28.html

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西医病的理论关系。 1 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反复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证、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寒热有真假_《诊脉三十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寒热以迟数二脉为本.此一定之法.如热症见数脉.按之不鼓.觉滑利而虚.乃虚火游行于外.非真热乃假热.当作元气不足治.若诊而实.方为真热.寒症见迟脉.诊之鼓击.涩滞而实.是实火伏匿于内.非真寒.乃假寒.当作邪气有余治.若诊而寒.方为真寒....

http://qihuangzhishu.com/248/29.htm

厚朴_《神农本草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吴普》曰:厚朴,神农岐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温。(《御览》引云,一名厚皮,生交址)《名医》曰:一名厚皮,一名赤朴,其树名,其子名逐,生交址冤句,九月十月采皮。阴干。案《说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31.htm

伤寒要笺记--程门雪_【中医宝典】

...伤寒要笺记--程门雪 此箸,余阅之,其议论尚中正,有可取,又分门类亦简括,故依其目而节录其可取者,附载臆义于后,以为它日之用焉。庚辰四月门雪录记。 六经 仲师举伤寒而括阴阳,建六经而标病位,其论至简至易,实为前古不刊之训矣。 徐洄溪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9.html

满目荆榛的解释_满目荆榛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荊,灌木。,叢樹。滿目荊比喻環境淒涼荒蕪。 舊五代史.卷六十三.唐書.張全義傳:「初,蔡賊孫儒、諸葛爽爭據洛陽,迭相攻伐,七八年間,都城灰燼,滿目荊。」...

http://hanwen360.com/c/383892.html

阴证阳证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疾病,如能辨清它的阴阳属性,则在治疗上就不会发生原则性的错误。虽然阴阳辨证在外科疾病的诊断上起着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但如果仅仅只限于阴证、阳证,而不进行寒热、虚实、脏腑、气血等辨证是不全面的。因此,临证时,必须审其病因,其经络,明其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27.html

共找到31,0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