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德堂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http://zhongyibaodian.com/jiudetangyian/index.html

董廷瑶医案——瘀积黄疸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舌苔腻,小溲短赤,证属气滞血瘀,肝不和,湿热交阻。董师抓住气滞血瘀的病机特点,大胆采用活血散结之三棱、莪术,取其能通肝经瘀血,散血中气滞之功效。配以清热利湿退黄之茵陈,加用行气之川棟子、青陈皮,诸药配伍,治疗新生儿黄疽,兼肝脾肿大,瘀阻发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81.html

医案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an-1999.html

疏肝扶降瘀浊应对高血压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肝郁化火上扰,脾虚酿痰阻窍,进而痰瘀互阻壅络,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治疗当抑肝扶,祛瘀化浊,通络开窍。 方选:疏肝郁、泻肝火、健脾胃、通窍络、化瘀浊的龙胆泻肝汤合张氏镇肝熄风汤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46.html

序_《吴鞠通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之作, 于明人。《四库全书》医家类着录薛己、陈桷两家医案,世鲜传本。惟明·江 《名医类案》、国朝魏之 《续名医类案》,乾隆间长塘鲍氏刊行之,同治间有重刻本。江氏征引古今方论,附以评语,颇多辨证;魏氏采摭尤繁富,而不能免芜杂之累。若喻...

http://qihuangzhishu.com/659/2.htm

风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人基本资料】 辽宁张××幼孙,年四岁,得慢风证。 【病因】 秋初恣食瓜果,久则损伤脾胃,消化力减犹不知戒,中秋节后遂成慢风证。 【证候】 食欲大减,强食少许犹不能消化,医者犹投以消食开瘀之剂,脾胃益弱,浸至吐泻交作,间发抽掣,始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48.html

读名著品中医——名著中的中医药故事_【中医宝典】

...读名著 品中医——名著中的中医药故事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名著撑起了中国文化的星空,一颗颗耀眼的星星都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在这片星光璀璨的天空中,几千年传下来的名著就是那耀眼的恒星,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04.html

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隐隐作痛,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缓弱。 (6)肾阳虚证:腹泻日久,泻下完谷不化,腹部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7)肠道津亏证:便秘3~4日一行,硬结难下,大便为卵石状、羊屎状。部分患者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98.html

局限性肠炎分型治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鸡内金、炙甘草、柴胡、升麻等。 肾阳虚 症见久泻不止,完谷不化,畏寒肢冷,腰酸肢倦,或黎明前肠鸣腹泻。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肾,涩肠止泻。方选升阳益胃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炭、白术、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863.html

序_《集思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未详。医林易公之著述余仅见此医案一怢耳。易公,名庆棠,号巨荪,亦作巨川,鹤山县人,寓西关小半甫,榜其门曰"集易草芦"。民国二年去世。其运用经方比之英庇两公更为灵活。书未付梓,首见友人存手稿一册。因借钞一本,以资玩索。本省医籍中以医案为最少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211/2.htm

共找到90,8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