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问对》一作《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一书的简称。全书因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 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如陈师道(1052—...
...与也”。小人之为恶也,有人与之然后自信以果。方其未有与也,则其愧而未果之际也。 「校注」 ①为己,载己:原文与《苏氏易传》均作“已”,均属刻印之误。 ②下为床:《苏氏易传》作“下为剥床”,误。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
...四五〕,拔置縣之木,廢傷槐之法〔四六〕,出犯槐之囚。 〔一〕則虞案:管同謂晏子書為六朝人為之,且有謂采集列女傳諸書為之說者。今以此章與列女傳互勘,列女傳剪割增衍,痕跡宛然。是劉向據晏子春秋并雜以魯詩之說,其中「昧墨」「庾肆」諸語,劉氏且失其...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 1、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闻之,不待时而入见景公。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何为者也?” 2、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
...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0、管晏列传: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11、管晏列传: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 1、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
...删除。 2、篇叙外传记:问曰:“越绝始于太伯,终于陈恒,何?”“《论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乃太伯审于始,知去上贤。太伯特不恨,让之至也。始于太伯,仁贤,明大吴也。仁能生勇,故次以荆平也,勇子胥忠、正、信、智以明也。智能生诈,故次以...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 1、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侍。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2、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 1、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 2、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晏子睹裔款而问曰:“君何故不朝?...
...《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 1、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栾氏、高氏欲逐田氏、鲍氏,田氏、鲍氏先知而遂攻之。高强曰:“先得君,田、鲍安往?”遂攻虎门。二家召晏子,晏子无所从也。从者曰:“何为不助田、鲍?” 2、...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