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兼咳嗽——1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吐血兼咳嗽——1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王××,年二十四岁,得咳嗽吐血证。 【病因】 禀赋素弱,略有外感,即发咳嗽,偶因咳嗽未愈,继又劳心过度,心中发热,遂至吐血。 【证候】 先时咳嗽犹轻,失血之后则嗽益加剧。初则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98.html

医案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医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 【医案】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10.html

鲍觉生宫詹精气内亏,详叙证治次第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形神疲倦。考治五脏之,难经言之甚悉,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阐发精微,了无遗蕴。再考《金匮》云∶男子脉大为劳,极亦为劳。夫脉大为真气泄越,心脾耗伤,此归脾、建中、...

http://qihuangzhishu.com/727/159.htm

热入血室_《临证指南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视为渺小之恙。议用玉女煎清气血邪热。仍有救阴之能。(热邪内陷液伤发痉)玉女煎加竹叶心。武火煎五分。又 脉数。色黯。舌上转红。寒热消渴俱缓。前主清气血。伏邪已得效验。大凡体质素。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仍佐清邪。腹痛便溏。和阴是急。白芍...

http://qihuangzhishu.com/602/92.htm

沾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沾"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沾的解释

...soak] 沾,一曰益也。——《说文》 惠沾渥。——《汉曹全碑》 雨沾洽。——《白石神君碑》 汗出沾背。——《史记·陈丞相世家》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泣下沾襟。——宋· ...

http://hanwen360.com/x/6CBE.html

脏腑兼病辨证心肺气虚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津液,则痰稀;肺主一身之气,心主血脉,今心肺气虚,全身功能活动减弱,肌肤及头面供养不足,则面白无华,头晕神疲;表卫不固则自汗;舌淡白,脉细无力为气虚之征。 心脾 心脾虚证是指心血亏,脾气虚弱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心悸健忘,失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71.html

薛生白医案最早传抄本_【中医宝典】

...关键词:薛生白 医案 ――兼及《碎玉篇》 1997年第1期的《中医文献杂志》登载了冯明、张文红的《〈碎玉篇〉作者真伪质疑》,读后颇为感慨!冯文提到:“《碎玉篇》中近五分之一案见于各种叶案集,这就不能不使人对《碎玉篇》一书全部或部分的作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0.html

我国古代对医案的研究利用_【中医宝典】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周代,宫廷医生就重视医案的记录,并且每年以此考核医疗水平。 到了汉代,医家淳于意在回答汉文帝所询诊疗情况时,即以病案作答。这些病案,称 “诊籍”,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专》中。所载医案25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0.html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1/L为诊断标准。 低血糖症属中医“晕厥”、“风”等范畴。 辨证分型 心脾:起病多缓,头晕,汗出,面色苍白,心慌心悸,恐惧健忘,甚则精神异常。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方药]补益心脾。 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804.html

女子不月属心脾少血论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李太素曰∶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指阳明经胃与大肠也。此经乃水谷传化之地,而心与脾实系之。盖胃之下口通于小肠上口,胃不病,而小肠传化,则心气流通,而邪不归心。大肠不病而传化,则饮食营运而脾不劳力。今二阳既病,则传化不行,心脾乌得不病?故曰...

http://qihuangzhishu.com/670/49.htm

共找到224,0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