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应雷 字震父,吴人。攻医,官医学提举,着《医学会同》二十卷。项昕 字彦昌,号抱一翁,元之东教人。世医,年未成童,暗诵岐扁《素》、《难》、叔和《脉经》,稍长学《易》,因母误药,励志医术。拜越江大儒韩明善,又往浙见葛可久,论刘、张之学,授...
...对象”问题,是当代一个引火焚身但引人入胜的天大理论课题。从学术发展史上看,西医学可分为希底(古典医学)时代和盖仑(解剖试验医学)时代。《希波克拉底文集》表明,古典西医和中医相似,均以人类及其疾病为对象,二者同属人类医学领域的竞争理论。尽管《希...
...医论著作。三卷,续记一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的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作为读书心得,所论博杂,并无分类,但不乏个人创见,细心玩味,每获启发。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医论著作。三卷,续记一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的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作为读书心得,所论博杂,并无分类,但不乏个人创见,细心玩味,每获启发。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病名。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发病者,统称暑秽。《时病论》:“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藤,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募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颇欲恶心,右脉迟钝者是也。然有暑湿之分。……...
...,其次是《针灸大成》、《医学入门》两书。 该书重视经脉、孔穴。全书中的歌及图,有八分之七属于经脉、孔穴内容。另外,在刺灸法方面,它浓缩了三个侧面,以展示清朝针灸医学的发展水平。首先从头、胸腹、背及手足等不同体位论述了145个针灸要穴,其次,...
...温病论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温病论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医论著作。四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论述简要可为医学门径之参考。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编排也欠...
...医论著作。四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论述简要可为医学门径之参考。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编排也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