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清利茶原料:金银花15g、白糖109。用法:饮用时加入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功能:清热止痢。用途:赤白痢、大便中挟脓血。 1、金银花茶。 原料:金银花5g,绿茶3g。 用法:将金银花和绿茶置于茶杯中,用150...
...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到茶对“心病”的“药理”功效,历史上有多位名人予以高论。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能“涤烦”,宋代苏轼在《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元代本草纲目》中称茶能“使人神思...
...大意暑之为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故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胞络之经.(贾元良)内因有素虚卫弱.纵暑中伤者.必兼内伤之病.有素壮盛.暑气偶侵者.必兼外感之形.故自袭暑气而言.曰中暑.自被日逼而言.曰中 ....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茶 《本草备要》茶 《本草从新》茶 《本草分经》茶 《食疗本草》茶 《药笼小品》茶 《饮食须知》茶 《古今医统大全》茶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茶 【拼音名】Chá 【别名】茶叶 【来源】山...
...目录 《圣惠》辟暑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辟暑丹【处方】雄黄、白石脂、曲滩中石、磁石、丹砂各等分。【制法】各研细末,水飞过,候干,同研令匀,以炼成白松脂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避暑。主【用法用量】《遵生八笺》有人乳,...
...丁若镛(公元1762-1836年),号茶山,著名学者,对茶推崇备至。著有《东茶记》,乃韩国第一部茶书,惜已散逸。金正喜(公元1786-1856年)是与丁若镛同时而齐名的哲学家,亲得清朝考证学泰斗——翁方纲、阮元的指导。他的金石学和书法也...
...总括小儿暑病,有四证焉。中暑为阳邪,单中暑热也,身热有汗。伤暑为阴邪,中暑复感寒也,身热无汗。中暑热极攻肝,则抽搐。如攻心,则厥冒不知人事也。中暑中暑之证,汗出,身体壮热,因暑热熏蒸。故头痛,口大渴,烦躁不宁,甚则气乏神倦,两足寒冷,须以...
...(冒暑 伤暑 中暑 中 夹暑 暑风 暑厥 暑瘵 疰夏 湿温 暑泻 暑疡 伏暑附)暑为阳邪,感之者从口鼻吸入,先阻上焦气分,则为头胀脘闷,渐至面垢舌苔,烦渴自汗。热则气泄。或呕恶腹痛,泄泻肢冷,倦怠少神,经所谓热伤气也。仲景言伤暑脉虚。夫...
...【原文】天时:茶工作于惊蛰①,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对[1]郁燠②,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积,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普洱茶的功效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同时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有个 自然转化的过程有关,转熟后的普洱茶,经过特殊的加工程序,压裂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茶团 置于干燥处自然阴干。再按运输要求,包装入篓,运住外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