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_【中医宝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1999-2015)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提出的"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号召和江泽民同志"要重视基础研究"的指示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及其医药卫生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6.html

气功美容的产生和发展_气功美容_【中医宝典】

...至今仍在沿用。明清时期气功的发展达到高潮,熟练掌握气功术并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医家很多,各种医籍中有关医疗气功的论述更是数不胜数,还出现了《修龄要旨》、《尊生八笺》和《寿世传真》等气功养生驻颜延寿书。明代龚应园在《红炉点雪》一书中的《搓...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797.html

常用辨证方法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常用辨证方法,自钱乙提出肝主风、心主惊、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五脏辨证纲领之后,历代不断应用和发展。目前,儿科辨证方法应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气血痰食辨证等,其中以前三种最为常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9/72.htm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3.html

中医现代化研究应与时代文化思想结合_【中医宝典】

...需求。这无疑是传统中医学置身于现代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必然选择。 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学科特性,中医学在封建闭锁的社会走出来,自然就会带有封闭的传统文化心理和相应的文化特点,中医研究只能是效法经典,效法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71.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难经疏证》2卷,该书首列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1篇,元胤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 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一)《伤寒论》的研究 清代,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及训诂学的盛行,《伤寒论》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应做到“三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我们在进行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时,必须考虑到基因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一个机体或一个组织、一个细胞等不同层次“整体”的基因角度来揭示和阐明中医证候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向局部的还原论,而保持中医的整体特色。 经验与实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29.html

大历史观看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曾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认为人们研究问题多戴上了显微镜,对望远镜的观点,倒很少人注意。 自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规模迅速扩大,中医的存亡与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43.html

读《疫病钩沉》有感_【中医宝典】

...治疗经验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等六朝隋唐医家对疫病的论述与治疗;对宋金元时期韩祗和、庞安时、朱肱、郭雍、陈言、刘完素、李杲等著名医家有关疫病病机的认识和论治特点也予以详尽的阐述;对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0.html

上海龙华医院研究确定支气管扩张症辨证模式_【中医宝典】

...据中国医药报上海讯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科研究人员,通过对56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是提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结论具有实际临床意义的关键。此项研究对促进证候标准的规范化、客观化,为微观辨证和证的本质的研究建立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962.html

共找到114,1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