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正中下4寸,腓肠肌腹中央取穴),承山穴(腓肠肌,肌腹下出现交角处取穴)然后交替进行。做80———100次。 ...
...纳子法又叫纳支法,它是一种广义的子午流注取穴法。本法根据十二地支配合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采用补母泻子的方法针灸治病,所以称为纳支法,支表示地支,又因子为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支,所以纳支法又称为纳子法,此法不论日干和时干及其所属的阴阳,仅用一天...
...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
...,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1]。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
...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5-2)。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
...一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今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一此书以经络 穴类聚为一卷.各病取穴治法为二卷.诸论针艾法为三卷.各歌赋为四卷.间或发挥一二.一周身尺寸已详于前集素难节要.今止绘图各分写于上.以便准量取穴.一经络俱属于五脏六腑....
...针灸疗法 耳针:取穴内分泌,卵巢,皮质下,肝,肾,神门。 操作:选择3-4穴每次,毫针刺,用中等刺激,隔日一次,留针20分钟,或在耳穴埋豆,一周2-3次。 电针:取穴归来,三阴交,中极,地机,天枢,血海。 操作:每次选择1-2组,或各对穴...
...《名医别录》青玉味甘,平,无毒.主治妇人无子,轻身不老,长年.一名《新修本草》青玉味甘,平,无毒。主妇人无子,轻身不老,长年。一名谷玉,生蓝田。张华云∶合玉浆用谷玉,正缥白色,不夹石,大者如升;小者如鸡子,取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乡...
...必须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则。 选取穴位和部位。伤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为输,局部取穴,因为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病变,其症状表现部位大多即是病变部位的区域,但如果急性损伤,局部疼痛肿胀剧烈,就应该:先选取邻近的穴位和部位进行手法操作,待病情...
...的取上段偏下之穴,上、中焦以此类推。3部9穴均可治头面疾患,尤以下部3穴特效,向上斜刺主治督脉所主之头、面、脊、背、腰骶部及双下肢病变,向下斜刺主通任脉,治胸腹诸症。 二、取穴原则 1.对应取穴某一组织器官的疾患,治疗按其所对应的穴位取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