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雷公炮炙论》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雷公云∶骐?凡使,勿用海母血,真似骐?,只是味咸并腥气。其骐?味微咸、甘,似栀子气是也。凡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临使,安于丸散或膏中任使用。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18/157.htm

第10部 卷九百九十七_《全唐文》

...如云。 去至德二载,春秋八十有,僧夏六十一。时催二鼠,妖缠十梦。其年十二月,示身有疾,随为众生。其月二日,禅河流,坐般涅,惊恸知闻,悲覃飞走,孙威神寺主僧承嗣,五内摧裂,擗踊攀号,声潜哀,泪尽续血。至乾元元年十二月二日,迁於条山之侧...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342.html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_【中医宝典】

...印刷术以及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这里要谈的是佛教在中国古代医药学中的作用和贡献。 、后汉至隋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医药学发生了影响。这影响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是西域来华僧人传来了西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2.html

法论_《一得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推法.乃先师之真传秘法.按病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因后世不得传授手法.以致弃置不用.几于失传.盖小儿脏腑柔脆.受风寒暑湿之邪.即便发热.或受惊吓.肝胆气浮.热发于内.血热沸腾.医者不能见病知源.发表清里.用药杂乱.则以小儿柔脆之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829/16.htm

下厥上_《伤寒捷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阴但厥身无汗.强发之时血不安.或从口鼻或目出.下厥上实难全.按伤寒传入少阴而身厥者.乃荣卫俱虚.不当发汗也.若强发其汗.致血妄行.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此名为下厥上.主不治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jiejue5668/280-21-0.html

千闻不如见的解释_千闻不如见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多聽人言,不如親身看一眼來得確切、真實。 陳書.卷三十一.蕭訶傳:「安都謂訶曰:『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見。』」...

http://hanwen360.com/c/9237.html

_《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紫 骐 ,味甘咸,平,有小毒。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疮,生与骐 二物大同小异。日华子云∶紫 ,无毒。治驴马蹄漏,可溶补。又云∶骐 无毒。得密陀僧,良。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

http://qihuangzhishu.com/762/327.htm

下厥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少阴病误用汗法的危候。《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击者,是名下厥上,为难治。”阳亡于下,故称下厥;阴于上,故称上。治宜滋阴回阳并进,用六味回阳饮救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382.htm

其下者引而之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其下者引而之指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从下而出。 【其下者引而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是指在下的病邪;引,指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从下而出。参见“下法”、“利湿”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18.html

_《图画见闻志》

...有蛤翅,翅邦(上声)上有大节小节、大小窝翎、次及六梢,又有料(平声)风、掠草(纟尔缝翅羽之间)、散尾、压覃尾、肚毛、腿裤、尾锥,脚有探爪(三节)、食爪(二节)、撩爪(四节)、托爪(节)、宣黄、八甲、鸷鸟眼上谓之看棚(名看檐),背毛之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252.html

共找到393,4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