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A类型药物反应最好,防止诱发率达20%~50%;即使不能完全防止诱发,也能减慢室速率,改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长期口服普鲁卡因酰胺或奎尼丁取得良好效果,复发率低於10%。双异丙吡胺有负性变力作用限制其长期应用,尤其室速/室颤患者往往伴有...
...矫治。 1.药物治疗 首先要明确,药物不能改变人格结构,但对人格障碍的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目前精神药理学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MAOI、锂盐、卡马西平、BZ类药物、抗癫痫药、β受体阻滞剂、5-HT类药物等对人格障碍有疗效。其中,研究最多...
...相应的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如焦虑、抑郁时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时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一般不宜使用酚噻嗪类药物,要选用对心血管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氟哌啶醇、氯氮平等;以意识障碍为主时,既要控制运动兴奋,又要注意防止药物对意识...
...、胃复安,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催眠药安定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近年有研究发现,长期化疗的癌症病人发生的抑郁症与化疗药物有关,研究认为肿瘤化疗药物用后是否会发生抑郁症,与病人的个体素质、有无精神病家族史有关,也与所用药物及用药时间的长短有关。...
...能量的X射线和低频的电磁声辐射对精子质量有潜在影响。如果女方怀孕,射线还有可能影响早期胚胎的发育。所以,孕妇最好在妊娠6~10周时远离电脑,因为这时是胎儿器官分化期,容易出现畸形。 电脑操作时往往注意力要求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差错。人们连续...
...摘 要: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雷洛昔芬对于缓解老年妇女的焦虑有料想不到的作用。(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0;96:359-365) 新的发现表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雷洛昔芬对于缓解老年妇女的焦虑有料想不到的作用。 ...
...服用小量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氯丙嗪等,对抑郁状态可应用抗抑郁剂,如氟西汀等。对具有强烈自杀行为、木僵状态或不能控制的兴奋应考虑电休克治疗。预后通常良好,但再次妊娠的复发率约为20%。对那些产后精神病的高危产妇应采用对应性预防措施。 5....
...、复方降压平片等,也会诱发药源性抑郁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报告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其他一些品种的降压药,也可能诱发抑郁症。 除了降压药,易诱发抑郁症的药物还有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激素等,特别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高,又称为本病的特异性抗体。对于不典型、轻型或早期病例,按SLE标准不足确诊者,若抗Sm抗体阳性,结合其他表现可确诊。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实验室检查 荧光抗核抗体阳性对确诊有意义。精神症状和躯体状况常与其滴度呈正比。主要须与躯体...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根据临床用途,分为三类:即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躁狂抑郁症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