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和伤寒恒问世以来,这个学派就渐成体系,传人有卢铸之、吴佩衡、范中林、祝味菊等各以扶阳学术特点临证而享誉一方的著名医家。 扶阳学术思想的基本特点是重视人体真阳(真火),擅长治疗阴寒之证,临床上善于应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凡例_医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论证须明其所以然,则所当然者不言而喻。兹集务穷其源,故论证详而系方略(如怒、太息等篇,并不系一方,但明其理,则方在其中,如必欲考古人成法,于准绳等书检求可也。)一中所引古人说,欲令读者易晓,不无修饰之处,即非古人原文,故多不着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603-7-0.html

伤寒论·序说中医修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和毅力,深入地苦学,才能有所获,只有多做临床,才能有所。 正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所说“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传承和学研好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会用、善用经方治病,“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271.html

金匮书后_研经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着伤寒杂病十六卷,以明伤寒初起及伤寒杂出之病。后人宝藏之,改题曰金匮玉函方。是以外台引之,概称张仲景伤寒论,(于原书摘称二字者,犹肘后备急单称肘后,亦引证家之一例,)证类本草引之,概称金匮玉函方,一从...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8.htm

伤寒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68.htm

伤寒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2.htm

金匮杂病书辨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丹溪谓金匮杂病之书,以示别于伤寒论似也。抑知金匮伤寒中杂病,非一切杂病乎!夫痉、湿、 、奔豚气、宿食、呕吐、哕、下利之为寒类,仲景有明文;百合、狐惑、阴阳毒之属寒科,千金有成例;疟、痈、咳、心痛、腹满、寒疝、积聚...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html

阎明广与子午流针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其余部分则是阎明广采摭诸家编次而。阎氏在注释流注指微针赋中运用大量内经难经的经典原文,作为子午流针法的理论渊源,阎氏对子午流理论原则进行了总的诠释和论述。 子午流针经是现存最早的子午流针灸专著,首卷有流注指微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4.html

外感说_医理真传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仲景伤寒论伤寒而兼赅风、火、湿、燥、热,并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列出六经的病情提纲。大抵热论的三阳经证候,是伤寒论的太阳证,热论的三阴经证候,是伤寒论的阳明承气证,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21.htm

徐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忠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师从李士材、喻嘉言,尊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中之“六经”,编撰有伤寒方论一卷(一作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1667年),以析仲景立方深义。其余尚有金匮要略二十五卷(1671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04.htm

共找到510,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