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語六1趙文子冠,見欒武子,武子曰:「美哉〔二〕!昔吾逮事莊主〔三〕,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四〕。」 〔一〕文子,趙盾之孫、趙朔之子趙武也。冠,謂以士禮始冠。 〔二〕武子,欒書。禮:既冠,奠贄于君,遂以贄見卿大夫。美哉,美成人也。...
...堂北假葬,埏道通堂中,不時閉,服欲闋乃閉。葬後經年乃見用,作平輿監軍長史。任意傷俗,以葬不時閉,常為作口語。其事灼然,無所為疑。」瓘書云:「凡以意相是非者,不可輕以相貶也。」 三年而後葬變除議周晉宋周制,喪服小記曰:「三年而後葬者必再祭。盧...
...鬥訟凡一十五條「疏」議曰:鬥訟律者,首論鬥毆之科,次言告訟之事。從秦漢至晉,未有此篇。至後魏太和年,分繫訊律為鬥律。〔一〕至北齊,以訟事附之,名為鬥訟律。後周為鬥競律。隋開皇依齊鬥訟名,至今不改。賊盜之後,須防鬥訟,故次於賊盜之下。 ...
...公祏據之。剋平,合舊丹陽、南徐之地,併為潤州,或曰丹陽郡。領縣六: 丹徒古朱方,後名谷陽。春秋時,齊慶封奔吳,與之朱方,即此也。秦時有瞻氣者,云其地有天子氣,使赭衣徒三千人鑿南坑,以敗其勢,故云丹徒。吳嘉禾三年,改丹徒曰武進。晉太康三年,復...
...。下條準此。 「疏」議曰:小功、緦麻,非相容隱,被告之者,不得同於首原,各依律科斷,故云「被告者論如律。」「若告謀反、逆、叛者」,謂期親尊長以下,犯謀反、逆、叛三事,以其不臣,故雖論告,不科其罪。「其相侵犯」,謂期親以下、緦麻以上,或侵奪財...
...詐偽凡二十七條「疏」議曰:詐偽律者,魏分賊律為之。歷代相因,迄今不改。既名詐偽,應以詐事在先;以御寶事重,遂以「偽造八寶」為首。鬥訟之後,須防詐偽,故次鬥訟之下。 362諸偽造皇帝八寶者,斬。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寶者,絞。皇太子...
...為後者,不得先庶耳。族無庶子,則當絕父以後大宗。」聞人通漢云:「大宗有絕,子不絕其父。」宣帝制曰:「聖議是也。」」 魏劉德問以:「為人後者,支子可也,長子不以為後。同宗無支子,唯有長子,長子不後人則大宗絕,後則違禮,如之何?」田瓊答曰:「以...
...未嘗相見者,不追」。如獻王此議,則前母之黨不應為親也。獻王所據是鄭氏之說,吾謂鄭義為失。時卞仁、劉叔龍議謂昌應服三年,吾以卞、劉議為允。」 何琦前母黨議曰:「夫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者,理道之本,禮之大者也。文條或闕,而附例可明。禮云:...
...時諸儒問云:「日月已過,或父已亡,獨聞喪,當稅之不?若宜稅,稅何服?」答曰:「父卒而為祖後,服斬,與父在異者也。」 淳于纂問淳于睿云:「按小記:「生不及祖父母、諸父、昆弟,而父稅喪,己則否。」注云:「不及此親存時歸見之,於喪服年月已過乃聞之...
...,訊捨出入,各立章程。此篇錯綜一部條流,以為決斷之法,故承眾篇之下。 469諸囚應禁而不禁,應枷、鎖、杻而不枷、鎖、杻及脫去者,杖罪笞三十,徒罪以上遞加一等;迴易所著者,各減一等。 「疏」議曰:獄官令:「禁囚:死罪枷、杻,婦人及流以下去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