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部(夷果类八种)_《得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秽。核甘、涩,温。入足厥阴、少阴经。散滞气,辟寒邪。治 疝,疗心痛;得醋,治脾痛不止。青皮、茴香,酒下,治肾肿如斗。调香附,米饮下,治血气攻痛;和木香,治胃脘寒疼。 炭存性,研末用。花、根煎汤含咽,治喉痹立愈。龙眼圆眼甘,平,润。入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depeibencao/689-11-3.html

草部(石草类十种)_《得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虚者禁用。金星草七星草制三黄、砂汞、矾石。苦,寒。凉血解热,通淋。制药毒。干姜,治热毒下血。其星可敷脚膝烂疮。年老者禁用。景天一慎火草可 朱砂。苦、酸、寒。有小毒。入手少阴经。解热毒,祛游风,治赤眼,疗带下。盐捣汁,涂风疹。入醋捣...

http://zhongyibaodian.com/depeibencao/689-9-3.html

第十章第五节结束语_【中医宝典】

...通过以上壮医与各民族医药在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异同比较可以得知,各民族医药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俗,都是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他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各族人民经过千百年的艰苦实践--认识--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2.html

剑平生意,负尽狂十五年。全诗赏析

...出自:清末诗人龚自珍的《漫感》 原文如下: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剑平生意,负尽狂十五年。赏析 道光三年(1823)六月,龚自珍刊定《无著词》(初名《红禅词》)、《怀人馆词》、《影事词》、《小奢摩词》四种,都103首。...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47.html

常用药物的非专利和商品名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成分(或不要附加成分),或按所含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注册。种药物由几家公司销售可以有几种商品。由某国制造的种药物,在很多国家销售,可能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商品名。本书从头至尾尽可能使用非专利。由于普遍使用药物的商品名,而且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1592.htm

木莲_《得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名木馒头,薜荔。甘、酸、寒。入手太阳、足阳明经血分。下乳消肿,固精止血。得小茴香,治阴溃囊肿。茯苓、猪苓,治大肠脱下。棕皮、乌梅、粉草,治酒痢。入猪前蹄煮食,通乳汁。揩去毛,研细,黄酒温服,治痈疽。(用四十九个。)活血,生用。...

http://qihuangzhishu.com/689/326.htm

卷一百十二 广西七_《读史方舆纪要》

...廷蕴江,又名东岸江。永乐初,黎寇惧讨,役民堙塞江口,寇既平,重加浚治,舟楫复通。 市桥江在府西。东南流入富良江。自广西入安南者,江为必由之道。或谓之乾满江。元至元二十一年,脱欢等击安南王陈日ピ,入其都城,师还,交人追袭,又邀击别将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135.html

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明清时期中医与壮医的互相渗透,使壮医迅速发展,壮医理论开始萌芽,壮药使用的品种范围更加扩大,用药经验日趋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5.html

第五章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明清时期中医与壮医的互相渗透,使壮医迅速发展,壮医理论开始萌芽,壮药使用的品种范围更加扩大,用药经验日趋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08.html

集卷二 迦陵_《夜雨秋灯录》

...,道出毗陵,内子诣惠泉尼庵酬香愿,爱雏尼,貌艳而慧,且精律吕,解吟咏,亦老尼所遗,茫无来历者。观主因尚守雌,居奇货,内子不吝,购之归,名曰巧巧。顷已及笄,意欲贤阮为妇,不几如佛经之迦陵共命鸟耶?”主政拜谢曰:“且看渠院试若何,倘如期望,...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109.html

共找到432,6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