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姜、枣煎服。华盖散 金沸草散 甘桔汤 泻白散 (以上方并见大人泻门。)阿胶散 治小儿久嗽无津液。阿胶(半两,炒) 鼠粘子(一钱,炒) 马兜铃(半两) 甘草(炙,一钱) 杏仁(去皮尖,七粒)糯米(一两)上为末...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防风升麻汤升麻、防风、山栀仁、甘草、麦冬(去心)、荆芥穗、木通、葛根、薄荷叶、玄参、连翘、牛蒡子。便秘者加大黄,水煎服。 目录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防风升麻汤 《良朋汇集》防风升麻汤 《幼科类萃》防风升麻汤 《片玉心书...
...,无非自此心中来。宋翰林侍御世医戴克臣者(徽宗朝,名尧道,)活幼宗师也,取信当时,有声朝野,心以传心,得其妙者,惟 西高原刘茂先(名祀自号固穷山叟。)茂先之心,其五世孙字直甫者(名思道),又深得之。推其所得,随施辄效,亦可以见其用心矣。然昔...
...束定无辜,仍须捏定,以针当中烙之,可深二豆许,即贴沉香膏。(方在次。)《圣惠》治小儿针无辜核后,宜炼沉香膏贴之方∶沉香(一两,锉) 黄丹(六两)上件药以清麻油一升,先下沉香煎,候香焦黑,漉出,下黄丹不住手搅,以慢火煎之。候滴于纸上如黑锡无油...
...《保幼须知》云∶言,心之声也。小儿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邪气乘心,故儿感受母气,心宫不守,舌本不通。四、五岁而不能言者,菖蒲丸。药方菖蒲丸石菖蒲 人参 麦门冬 远志 当归 川芎(各三钱) 乳香 朱砂(各二钱)上为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十...
...故临床上甚少女性严重患者。而特发性者,男女均可发病。继发性患者除有本症的特点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或有应用药物的病史。 这种病儿多半由于贫血及周围血检查有异常而经骨髓检查确诊,而体检发现则不多。诊断依据主要有以下3点: 1.低色素性贫血,网织...
...南之午火子天庭,肾配坎北之子水于地角,亦阳上阴下之义。第据其理而言之,非谓额上即心,唇下即肾,窃笑幼科未识渊源,刻舟求剑,未可向痴人说梦也。)鼻在面中,脾应唇际(《内经》以鼻为面王,以其位居正中,内通呼吸,先死赖之,所以谓之中也。脾为中土,...
...《是斋百一选方》褐丸子治小儿伤食腹胀褐丸子。萝卜子(炒) 蓬莪术(各一两) 胡椒(半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不拘时候,萝卜汤下,每服十五至二十丸。 目录 《是斋百一选方》褐丸子 《活幼口议》褐丸子 《医方类聚》褐丸子 《百一》褐...
...《圣惠》论小儿撮口皆由在母胎中挟于风热,儿生之后,气血未调,洗浴当风而成。此疾若口吐白沫,四肢觉冷,必难用药也。小儿患诸风疾,传入恶候,至于撮口,病致危急。凡有脐风撮口,胎风撮口,锁肛撮口,钓肠撮口,卵疝撮口,应病悉入成风,风入心脾,俱能...
...《博济方》秋霜散治小儿走马疳,蚀唇颊,齿牙浮动宣露,口臭,至妙。信砒(一分) 粉霜(半钱) 腻粉(半钱) 麝香(少许)上四味,同研令细如粉,每用时,以指头拈一粟米许,揩在患处牙龈上,立效。 目录 《博济方》秋霜散 《幼幼新书》秋霜散 ▼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