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及治经闭.慢火炮裂.铡细用.川乌头(气热.味大辛)疗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先以慢火炮裂.刮去皮脐.铡细用.肉桂(气热.味大辛)补下焦相火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及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也.去皴.捣用...
...故有此戒。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通表里而缓治之。又老弱又血气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壮力盛者,不在禁例,从病制宜。凡治伤寒,尺脉弱而无力者,切忌汗下;寸脉弱而无力者,切忌发吐,俱宜...
...胎寒,聚唾弄舌, 啼,反张,怒惊。当归散方当归(锉,微炒) 细辛 黄 黄芩 龙骨(细研) 桂心 赤芍药(一两半)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日三服。更看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妙。《婴孺》治少小大便青,不欲食,皆是胎寒。当归丸方当归 ...
...湖北宜昌医专中医临床教研室 王武兴痹证指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致使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病理演变本证若在急性期失治、误治或治不...
...石膏、甘草、薄荷、升麻、柴胡之类;秋凉月用辛温药,羌活、防风、苍术、荆芥之类;冬寒月用辛热药,麻黄、桂枝、干姜、附子之类。若病与时违,勿拘此例。如温暑月治热病、疫疠病,不可用辛温热药,宜温凉辛甘苦寒之药,升麻、柴胡、干葛、薄荷、石膏、黄芩、...
...如不急治,俱转变为骨槽。治宜疏肝散郁,育阴为主,佐以解毒泄热。此症当与下数条参观自得。】(缺)此即牙槽风疳疔毒破后结成,齿缝出白脓者,极难调治。槽漏两症,须戒酒色一切辛爆毒物。调治用琥珀散吹之,如腐,亦同槽药治之,煎剂用滋阴降火之药,吹丹务要...
...微赤,锉) 人参(去芦头)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 细辛(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治小儿胸中有寒,多吐清水,不能乳食。人参散方人参(去芦头) 浓朴...
...李光亚 2005-12-13 13:07:5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6月第2卷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少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辨证分型结合氟羟甲睾酮等治疗少精症48例。疗程8~24周。结果 治愈29例,...
...要掌握它也并非易事。大凡药物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同的证要用不同的药,用错了药不仅治不了病,而且还有可能致病、伤身、死人的。 有一种错觉,认为中药吃不出大毛病,补药更不会出问题,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论是中药、...
...痰热,湿热。宣 以桐油吐,或以射干、逆流水吐。一方,槐花,独活,醋煎吐涎。三因雄黄丸∶雄黄(一两) 巴豆(去油,十四个) 郁金(一钱) 醋糊丸,绿豆大,茶清下七丸。吹药 三因玉钥匙∶焰硝(一两半) 硼砂(半两) 脑子(一字) 僵蚕(一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