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审证举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霍乱专着。一卷。清·连文仲撰。刊于1899年。书中论述霍乱阴证、阳证,参考西说以阐发各地不同水土气候对霍乱发病影响,列表辨析霍乱诸证脉证特点。末附王孟英霍乱论中一些方剂、连氏经验方及外治、针灸各法,曹炳章又增补霍乱寒热辨证等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57.htm

李言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子郁,号月池,湖北蕲春人。为李时珍之父,为邑中名医,尝任太医院吏目。其著作有四诊发明痘疹证治,均未见行世。并有增补崔嘉产脉学举要一书,又有蕲艾传人参传等行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163.htm

濒湖脉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脉诀。 李时珍着,明·嘉靖四十三年 序 浮(阳) 沉(阴) 迟(阴) 数(阳) 滑(阳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binhumaixue/index.html

痞满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义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胀满。○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脏寒生满病。○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敦阜之化,其病胀满。(素问)哲言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金匮)痞与否同,不通泰也。由...

http://qihuangzhishu.com/472/268.htm

江南杏林一奇葩——龙砂医学说概(上)_【中医宝典】

...形成,还要从宋末元初陆文圭说起。 陆文圭(约1252~1336年),字子方,幼颖悟,南宋咸淳初,年十八即以春秋中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华士,号“墙东”,家居讲授。元帝数遣使驰币聘之,以老疾不果行,卒年八十五岁。陆氏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97.html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一个传统观念——医者意也_【中医宝典】

...亦有所不同 [6] 一样,药物疗法绝对优势亦非成于一朝一夕。 从中国传统医学最重要经典——今本黄帝内经(即素问灵枢),主要是讲述针灸疗法即不难看出,伤寒杂病论为“医方之经”;视其医方为“经典之方”;并以能守原方、原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7.html

一段好看中医公案——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读后_【中医宝典】

...□ 孙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生存还是毁灭,曾经是中医界面临尴尬。几千年来,中医一直是中国主流医学,所以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得看看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所著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一书。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85.html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_【鲁迅全集】

...苏丹徒人,清代举人,教育家。曾在上海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民国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11〕“养成一种‘看热闹’情趣”这是炯之(沈从文)谈谈上海刊物一文中话。参看本书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的引文。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46.html

裘沛然_仙风道骨 精诚仁善——深切缅怀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雨过天晴后,一次在裘老“剑风楼书屋”,聊起此事,先生说:“我彼时所话,冒着极大风险,万一走漏出去,我这‘反动学术权威’桂冠前面还要戴上‘死不悔改’帽子,后果便不堪设想了。”言罢,朗朗笑声不绝于耳。荐文将近三十年前,我正在筹划主编医古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2-0.html

王道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官。生平履贯欠详,为太医院吏目。曾奉敕与太医院医士汪兆元共同校正刘文泰所修之本草品汇精要,参照本草纲目等,纠其舛误,订其错落,并编成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又整理宋崔嘉彦之脉诀,成脉诀四言举要二卷,附于上书之后刊刻。...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74.htm

共找到1,093,3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