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经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的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的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681.htm

阴蹻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奇经八脉之一。见《灵枢·脉度》:“(阴)蹻脉者,上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服;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该脉主要分布在腹部和颈部,其功能为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关系到人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334.htm

《医学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吴燡编。本书乃作者采集并融会张石顽、沈云将、程国彭等诸家医学论述,治疗方剂等有关内容编纂而成。卷一介绍形质、神色、声气、看证诀等;卷二列述诊脉诀、死脉、妇人及幼孩脉法、诸病宜忌脉;卷三经脉心传、奇经八脉、趺阳少阴脉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15.htm

《医学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吴燡编。本书乃作者采集并融会张石顽、沈云将、程国彭等诸家医学论述,治疗方剂等有关内容编纂而成。卷一介绍形质、神色、声气、看证诀等;卷二列述诊脉诀、死脉、妇人及幼孩脉法、诸病宜忌脉;卷三经脉心传、奇经八脉、趺阳少阴脉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54.htm

《神灸经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的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的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68.htm

任脉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至胸部、头部(均正中线),至下唇中央,由此分为左右两枝止于眼部(《素问骨空论》)。在循行过程中和诸阴经相连...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renmai-750.html

冲任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冲任体系中的主宰,为奇经八脉之一,十二经气血之要冲,又为五脏六腑之海,因导源于肾间动气,故又秉有动的活力。冲脉的循行甚广,上行于头咽,下底于足跗,前行于腹内,后走于脊里,三个分支遍及人体上下左右、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无所不涉,故古人又谓之曰太冲...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2.htm

《难经》简介_《难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学理论,归纳为81个问题,进行释疑解难。内容包括脉诊、脏腑、阴阳、五行、病能、营卫、俞穴、针灸、以及三焦、命门、奇经八脉等理论疑难问题。涉及到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证候、诊断、针灸与治疗,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种种疑难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1.htm

《难经》简介_《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学理论,归纳为81个问题,进行释疑解难。内容包括脉诊、脏腑、阴阳、五行、病能、营卫、俞穴、针灸、以及三焦、命门、奇经八脉等理论疑难问题。涉及到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证候、诊断、针灸与治疗,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种种疑难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102-1-0.html

阳蹻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寒热病》。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指明该脉自足根部外侧的申脉穴起始,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胁、至肩膊外侧,沿颈上至口吻,至目内眦,与太阳、阴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17.htm

共找到9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