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脉诊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失神者亡。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四第十三《移精变气论篇》。自“黄帝曰:余闻揆度”至“诊要毕矣”,见《素问》卷四第十五《玉版论要篇》。自“诊病始”至末,见《素问》卷三第十《五脏生成篇》,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九《...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7.htm

《剑侠全传》在线阅读

...剑侠全传(又名《争春园》、《》、《三侠记新编》、《剑侠佩凤缘全传》) 版本:道光元(1821)年三元堂刻本,四十八回。 作者:不题撰人。卷首有序,尾署“时在己卯暮春修楔日寄生氏题于塔影楼西偏”,“己卯”即清嘉庆廿四(1819...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52.html

什么是阳明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阳明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潮热汗出,腹满疼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等为其辨证要点。 【概念】阳明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潮热汗出,腹满...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58.html

宣肺通法治疗咳喘验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痰多难咯等症状。故在治疗肺气闭塞兼见气不通咳喘病患时,当双管齐下,宣肺与通兼施,提壶揭盖,釜底抽薪,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病人多是或受凉或接触致敏物质导致肺气鼻塞,肺失宣降,而影响大肠传导功,而见咳嗽、喘息、大便秘结或发热等。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65.html

少阳入阳明证_《伤寒说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里而清其半表也。凡服柴胡汤已而见燥渴者,此属阳明热,当以法治,清其热也。平素呕吐之家,不可与建中汤,以甘味动呕也。凡太阳少阳合病,必见呕利,缘甲木壅遏,则克戊土,胃郁迫,不能容受,是以吐泄。吐泄者,少阳传阳明府也。其自下利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11-4.html

谢利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谢利(1880-1950年),名观,晚年自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罗墅湾人。伯祖兰生,祖葆初,均为孟河名医。谢氏幼承家学,熟诵《内经》、《难经》、《伤寒论》及方书、本草。又工古文辞,精究经书、历史舆地学。甲午战争(1894年)后入致用精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eliheng/index.html

胞宫_【中医宝典】

...达于左,一达于右。”可见中医学的子宫形态除了包括子宫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输卵管、卵巢)。 胞宫的功能《内经》称女子胞为“府”,说明了它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 脏是藏而不泻,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亦泻亦藏,藏泻有时。它行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31.html

受盛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人体器官名。指小肠。小肠为六腑之一。主受盛和化物,具有承受胃腐熟的食糜并进一步消化以泌别清浊的功能,故称。《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88.htm

经解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以上,随是何经之气,以为上经;自腰以下,以为下经。上经通于天气,下经言其变化也。平按:《素问》“针”下有“也”字;“气”上有“言”字。《金匮》者,决死生也。《金匮》章,作决死生之论也。《揆度》者,切度。《》者,言奇病也。所谓者,使...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97.htm

任脉病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任脉及相关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任脉不通可表现为经闭不孕,带下色白,小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睾丸胀痛,疵气;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小腹坠胀,阴道下血,甚或滑胎,月经愆期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目花,腰膝酸软...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9.html

共找到411,6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