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_《仁术便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倍加芍药,入竹沥。脏寒下痢去防己、黄芩,加白术。自汗去麻黄、杏仁,加白术。脚膝弱加牛膝、石斛。身疼加秦艽。腹痛加桃仁、姜炒杜仲。凡治中风,不审六经之形证加减,虽治无益。加减法具于后。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本方中麻黄、杏仁、防风各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shubianlan/671-7-1.html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至于温病,在上古时,原与中风、伤寒统名之为伤寒,是以秦越人《难经》有伤寒有五之说。至仲景着《伤寒论》,知温病初得之治法,原与中风、伤寒皆不同,故于太阳篇首即明分为三项,而于温病复详细论之,此仲景之医学,较上古有进步之处也。《伤寒论》原文∶...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02.htm

桂枝证二 太阳六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寸为阳,尺为阴,营候于尺,卫候于寸。风泄卫气,故寸脉浮。邪不及营,故尺脉弱。风愈泄而气愈闭,故营郁而发热。气愈闭而风愈泄,...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112.htm

中风门_《医方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参(去芦) 黄芩(酒炒) 芍药(酒炒) 川芎 炙甘草 杏仁(去皮,炒)??分)古人以此方混治中风,未详其证。昆谓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疼、身热、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ngkao/644-5-1.html

太阳病杂疗法_《千金翼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十证 方一十三首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而吐,此为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结胸闷中。)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方∶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一枚,擘)...

http://zhongyibaodian.com/qianjinyifang/120-12-7.html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_【中医宝典】

...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语塞、半身不遂、肌肤不仁”为主要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在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中,中风位居第二,全世界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10万。其致残率高,存活患者也大都遗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74.html

抵御中风靠锻炼_【中医宝典】

...国外医学界一项新的研究已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的男士中风危险少。据《内科学年鉴》发表的文章指出,40岁后的男人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预防中风,肺功能差可增加中风危险。冰岛学者在10年研究中发现,40岁后的男人积极进行体育活动比不活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909.html

中风_《中风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风为八邪之长,夫人而知之矣。至于伤寒之中风,与偏枯之中风,其所以判然不同之故,则自晋迄今千百余年,竟无一人道及,可见历来诸家多愦愦也。殊不知出在《灵》、《素》,特未许浅见窥及耳。夫伤寒之中风,乃六气之风,详在《素问》五营运大论篇,此系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77/14.htm

中风后遗症_【中医宝典】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意外之后,脑组织缺血或受血肿压迫、推移、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如脑出血的部位大多数在内囊,可引起对侧松弛性偏瘫(包括下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317.html

中风针法_《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暴喑不语.三阳络.暴哑不能言.手太阳 天窗.暴喑不能言.足少阴 通谷.暴喑不语.手厥阴 间使.喑不能言.黄帝灸法.疗中风、眼戴上不能视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立愈.【独圣散】治诸风膈实.诸痫痰涎津液壅.杂病...

http://qihuangzhishu.com/632/75.htm

共找到36,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