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头痛。起病较急,头痛持续不解,位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多属实证。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
...感冒 感冒是常见的、因感受四时之邪气引起的外感病。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或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相似者则称为"时行感冒"。西医学...
...[配方] 豆豉250克,荆芥10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 将上前2味与黄酒同煎5—7沸,过滤去渣,收贮备用。 [功用] 疏风散寒、解表除烦。 [主治] 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用法] 口服。随量温饮。 [附记] 民间验方。验之临床多...
...也。白术能去土湿,又能生津,乃白术之特长。凡湿病,大便溏者湿易去,大便坚者湿难去,最宜注意。甘草附子汤炙草 白术 桂枝 附子 各三钱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痛而烦,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身微肿,汗出,短气,恶风...
...气虚短气而喘甚者,不可用苦寒药,火气盛故也。宜导痰汤、千缗汤。(见《局方》。)汗,小腹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有火痰者,宜降心火,清肺金。诸喘不止者,用椒目研末,生姜汤调下一二钱。劫止之后,因痰治痰,因火治火。又法,以萝白子蒸熟...
...病证名。外感热病中出现小便失禁。见《症因脉治》卷一。因温邪逆传心包,神识昏迷,故令小便自遗,尿色黄赤,脉数。治宜清心泻火为主,用导赤各半汤。里实腹满便秘者,用三化汤;外用表邪者,用羌活防风汤;挟痰挟滞者,用导痰汤、枳实消滞汤。参见遗尿、...
...【转筋之症】霍乱后,腿筋收引,甚则转折挛缩,遍身疼痛难忍,俗名抽筋泻,此乃外【转筋之因】阳明主束骨而利关节,润养宗筋,今因外感风寒暑湿 热之气,一时暴吐暴下,宗筋失养,外感之邪,又束其故热,无从发泄,则筋转而抽痛矣。【转筋之脉】脉多微涩,...
...内伤脉大见气口,外感脉大见人迎,头疼时痛与常痛,恶寒温解烈火仍,热在肌肉从内泛,热在皮肤扪内轻,自汗气乏声怯弱,虽汗气壮语高声,手心热兮手背热,鼻息气短鼻促鸣,不食恶食内外辨,初渴后渴少多明。〖注〗内伤外感脉皆大,内伤之脉、气口大于人迎,...
...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涎,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证结胸。【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清汁400毫升,先温服200毫升。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两点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