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派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提倡和赞同温热病学说医家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温病派。 【温病派】 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认识在温热病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学说。温病学说形成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02.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温病学派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戾气学说”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较完整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温病学说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1.html

温病意义_《圆运动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今春之温。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大气引动里气然后病成耳。《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乃借温病以分别伤寒之言非专为温病整个说法立言。温病事实上常有得病一日常有发热之中仍带恶寒者。不恶寒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2.html

金寿山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主要不足是忌柴葛和热病中少用温药。主张邪留三焦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温病伤阳要见微知著早用阳药。金氏还对叶氏阳化内风说、以上损中损下损为经阴伤阳伤为纬理虚大法、讲究奇经八脉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等极表赞赏也为之作了很多发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shoushan/497-2-1.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温病学派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戾气学说”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较完整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温病学说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

http://qihuangzhishu.com/44/2.htm

卫生部长晤世卫代表称粤非典型肺炎已有效控制_【中医宝典】

...卫生部长张文康日前会见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介绍了广东省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有关情况。中国广东省部分地区自2002年11月始发生非典型肺炎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及时组织医疗机构和医学专家救治患者分析病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目前疫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227.html

温病辨脉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温病不浮不沉中按洪长滑数右手反盛于左手总由怫热郁滞脉结于中故也。若左手脉盛或浮而紧自是感冒风寒之病温病也。凡温病怫热在中多见于肌肉之分而不甚浮。若热郁少阴则脉沉伏欲绝非阴脉也阳邪闭脉也。凡伤寒自外之内...

http://qihuangzhishu.com/723/74.htm

《四书》作者四子简介(曾子、孔子、孟子、子思)_儒家_【文学360】

...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34.html

温病学说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医宝典】

...一、温病学说发展与成熟 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与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寿世传真》所载“十二段锦”颜伟《延年九转法》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2.html

寒温治法产生溯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历史气候和地域特点对伤寒学派温病学派产生背景作一探讨。 从春秋到西汉时期我国中原地区气候一直温暖到了东汉末年气候却急剧变冷一年中寒冷时期超过半年。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考察后得出当时“有几次冬季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83.html

共找到1,147,9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