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传心包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nichuanxinbao-212.html

奚伯初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奚氏儿科学术思想,主要受钱仲阳、朱丹溪、叶天士、吴鞠通诸家影响,因儿科温病重于伤寒,小儿纯阳之体,适用于辛凉者多,辛温者少。奚氏处方立法重在滋阴,用药多主寒凉,特别重视阴津的保养,认为留得一分津液,便存一分生机。奚氏认为叶天士、吴鞠通持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bochu/578-2-1.html

温邪上受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邪上受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 【温邪上受】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76.html

《回澜社医书四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汪绍达辑。刊于1929年。包括《叶天士家传秘诀》、《慎疾刍言》、《李翁医记》及(日)今村亮《医事启源》四种。现存1929年上海回澜社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962.htm

胃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指胃的津液,同胃阴。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舌淡红无苔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参胃阴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68.htm

郑连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江苏苏州人。世医,承家学,常与表兄祝怀萱讨论古今中西医学及证治经验。采录叶天士妇科证治方法,附以己见,编成《女科临床效方》(1936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25.htm

《回澜社医书四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汪绍达辑。刊于1929年。包括《叶天士家传秘诀》、《慎疾刍言》、《李翁医记》及(日)今村亮《医事启源》四种。现存1929年上海回澜社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70.htm

经方与温病、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如何区别二者呢?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副作用。说这话的温病派中医占大多数,他们从不去深研内经及神农本草经,对伤寒论及金匮是完全不了解所造成的,因为如果很了解而且能正确的使用麻黄桂枝石膏附子等药物,治病必然得心应手,且效果弘大迅速,如果使用温病条辨中叶天士的处方,不但无效且拖延...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55.htm

《何澹庵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何游撰。全书收何氏以内科为主的若干病案。其特点是:诊病善于辨证溯因,治法推崇叶天士,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但记述较为简略,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7.htm

《何澹庵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何游撰。全书收何氏以内科为主的若干病案。其特点是:诊病善于辨证溯因,治法推崇叶天士,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但记述较为简略,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22.htm

共找到744,2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