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篇 岐伯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从阴引阳二句,言在上者治下,在下者治上。以我知彼,欲体察也。以表知里,达内外也。过与不及,总结上文,观夫阴阳...
...甚多,治病多奇中,名振大江南北,民间多有传说。 所著《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合刊本称《喻氏三书》。另有《伤寒抉疑》或以《问答附篇》附于《尚论后篇》。《生民切要》二卷,今未见。 二、傅山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
...道。其第十九篇。论久病元气太虚。病气太盛。当以毒药攻之。尤不可训。其论金石药一条。则名言也。〔叶氏(文龄)医学统旨〕医藏目录八卷 存题辞曰。医。仁术也。爱之道也。先王之教主于仁。而其爱溥也。是故察脉医之本也。视证医之则也。调药医之用也。立方...
...王叔和启玄子。皆医之宗也。良不可无传。今皆补之。其绝无事实。如巫咸巫彭矫氏俞氏卢氏崔文子公孙光之类。则阙之。一凡各家文集中所载。序记杂文。凡为名医而作者实繁。其篇悉弗录。盖不可胜录也。一诸名医学本素难。方术醇正者。则录之。如晋书所载佛图澄单道开...
...病何以分之?岐伯曰:外引小络痛者,邪在肌腠也。内引小络痛者,邪在膜原也。应龙曰:小络又在何所?岐伯曰:小络在膜原之间也。陈士铎曰:小络一篇,本无深文,备载诸此。以小络异于膜原耳,知膜原之异,即知肌腠之异也。...
...临证而不读书,不可以为医。东坡有言,药虽出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故惟读书多乃能辨证,亦惟读书多乃能用方。彼之不用古方者,非弃古方也,直未一见古方耳。善用方者,且读无方之书,不执方以治病,而方自与古合。余持此论以治人久矣。余读京江李冠仙先生...
...国语辞典 書冊。禮記.曲禮上「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句下鄭玄.注:「業謂篇卷也。」...
...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现存主要版本有:明朝嘉靖辛丑三月木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每卷含数篇论述,有说、辨、记、解、诫、笺、诠、式、断、论、疏、述、衍、诀等体裁。包括...
...阴经末。全书提纲挈领,条理比较清楚。本书于1763年江西黎川陈氏重刊时并为四卷,而别刻喻昌《尚论后篇》四卷,论述温证、伤寒、真中风,小儿诸症以及太阳阳明方、阳明少阳方、三阴及各证方等,与《尚论篇》合为八卷。现存20多种清刻本等。《上医本草》...
...三十一篇,《殷颂》有五篇,《鲁颂》有四篇,总共颂有四十篇,都是诗人写来颂扬君王的。照此说来,臣下应当颂扬君王,是很明白的了。 儒者认为汉代没有圣明的帝王,统治教化尚未达到天下太平。《宣汉篇》中,论述了汉代已经有了圣明的帝王,国家的治理已经太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