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长至日,王家瓒谨以清香祷告于药皇曰∶窃闻《诗》云∶“上帝临汝,无贰尔心。”《书》曰∶“作善降之百样,作不善降之百殃。”又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此列圣所垂之明训也。微氓如家瓒,生既不辰,命复多舛,盖自先祖母五十余年...
...犹不失周详之意。且古方之设,原有加减之法,病症杂出,亦有多品之剂,药味至十余种。自唐以后之方,用药渐多,皆此义也。乃近世之医,动云效法汉方,药止四五味,其四五鼓掌之药,有用浮泛轻淡之品者,虽不中病,犹无大害。若趋时之辈,竟以人参、附子、干姜...
...则死。凡下痢纯血者,如尘腐色者,如屋漏水者,大孔开而不收如竹筒,唇如朱红者,俱死。如鱼脑髓者,身热脉大者,俱半死半生。久痢血,脉沉弱,诸药不效,以十全大补汤,加姜枣少入蜜煎服。【律三条】凡治痢不分标本先后,概用苦寒者,医之罪也。以肠胃论,...
...读仲景书,而穷源于《灵枢》、《素问》,人知之;读仲景书,当竟委于《千金》、《外台》,人不知。盖《千金》、《外台》之视若僻书也久矣。抑思仲景之书,其文简,其义隐,其症略,其方约,其药省;除伤寒桂枝、麻黄、柴胡、四逆等汤症反复辨论外,大抵为...
...于兴为医,以活人为志,江淮间足迹殆遍。性谦慎,好施予,乐于为善。内行尤淳笃,事二亲克孝。遇病且贫者就医,必赠以药。虽大寒暑,治病弗辍。兼以其暇成《医学指归》一书,俾后之学医者识经络原委焉。夫以所见于君者如彼,所闻于人者如此,其孝而好善也,信...
...、五味子,同治冒而有其别也。说见于五味子部中。【辨误】陶弘景曰∶泽泻久服则无子。陈日华曰∶泽泻催生,令人有子。李时珍辨之,其论详于《本草纲目》。夫怀孕,妇人之常也,而有病不孕,故其无病而孕者,岂其药之所能得失乎?三子不知此义,可谓谬矣。...
...是也 面部形色之图 天元图 地元图 人元例 阴阳例 配合例 子母例 兄妹例 接经 平经说象(七十九难) 拔源例 接经补遗 天元图 地元图 大接经从阳引阴 大接经从阴引阳 诸经头痛 大头痛论 有六经发渴.各随经药治之 问三焦有几(血海异同) ...
...脏气于大不平之日.若使此症临于病家.焉肯亲信而服参不辍有如是耶.余故论产后.而实举以告云.一女子产后八朝.医妄以滚痰丸进.遂上呕下泄.昼夜不止.吴门周子云来疗之.投参八钱加赤石脂禹余粮呕泄俱止.后其家.又有一生产者.医作外感治.面赤气喘.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