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_《医学影像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疾病进行治疗,使影像诊断学发展为医学影像的崭新局面。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引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学习医学影像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成像技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ingxiangxue/1011-3-0.html

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期间,战争外伤、摔伤等等,是很常见的,这就促成蒙古医学中的外伤急救治疗,包括骨折、脱臼等骨伤科,以及因疼痛、失血、脑震荡等一类疾病在蒙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就地挖掘坑穴,以急救失血或昏迷患者,从汉代匈奴开始即已应用,如苏武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8.htm

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这样,中国医学史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面貌,不致残缺不全。在研究方法上要求从本民族医学的特点出发,进行历史分期,要深入实地调查活的经验,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文献,从中总结出民族医学发展的一些规律。还要注意研究以本民族医药经验为核心、吸收其它先进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4.htm

中医与未来医学_【中医宝典】

...西方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流,它植根于西方文化。中医学是世界上惟一有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医学,它植根于中华文化。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不过二百年,13亿人的中国,5000年来的卫生保健,一直依靠的是中医。中国的中医养生,有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47.html

中医内科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中医内科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形阶段。...

http://qihuangzhishu.com/76/3.htm

敦煌医药魅力何在?_【中医宝典】

...敦煌文献遗址中保存有大量医学资料,虽然目前对这些古文献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未进行有效的临床开发。但是,敦煌中医药研究作为国际显学敦煌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受到海外华人、研究者和医学界的关注,那么——— 一九一九年,日本学者小川琢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41.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方”,属内科的著作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等共七种207卷;外伤科有《金疮瘛疭方》30卷;妇儿科有《妇人婴儿方》19卷。这些专著文献的出现表明临证医学内科、外科和妇(产)儿科之分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王叔和与《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丰功伟绩。在对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以继承前,才能知新、用新、创新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宏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学术成就】 王叔和不但是一位精通脉的医家,也是一位相当重视针灸学的著名医家,对针灸学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6.html

医学读书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三卷,续记一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的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作为读书心得,所论博杂,并无分类,但不乏个人创见,细心玩味,每获启发。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20.htm

医学读书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三卷,续记一卷。清·尤怡撰于1729年。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每条标明分题,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作扼要的辨析,或予以评述和考证。作为读书心得,所论博杂,并无分类,但不乏个人创见,细心玩味,每获启发。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59.htm

共找到63,2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