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平旦_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有过之脉。”(平旦者,阴阳之交也。营卫之气,一昼夜五十周于身,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迨至平旦,复会于寸口。斯时也,平旦初寤之时,阴气将退而未退,...

http://qihuangzhishu.com/801/7.htm

骨伤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未期视体质强弱,与补中益气汤冀其恢复。筱山晚年,除务外,潜心整理文献,研究理论,并对伤科的史略、病因、证治等深加探讨,发表从医史中认识祖国伤科的成果祖国伤科内伤的研究脑震伤在理论探讨等论文10多篇,不仅对石氏伤科流派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7.htm

四诊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医学六要之一。明·张三锡纂。本书介绍四,但内容偏重于切脉。编者分析了浮、沉、迟、数等30脉的脉象、主病,对切脉部位、脏腑分部,持脉法、平脉、病脉、相类脉、危脉、妇人脉等均有简要的论述与辨析。并重点记述五官、色脉、声、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4.htm

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脉的奥秘_【中医宝典】

...,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小姑娘,你的脉轻轻摸的话,感觉不明显,需要用点力才能摸到,这叫做沉脉,脉经的总结,最终寸口诊法被后世医家普遍采用。 究其原因,王天芳说,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章第·华旦措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藏医家。西藏人。世业医,其父章第·嘉华桑布为著名藏医,着医学实践。华旦措榭幼承庭训,亦精医。着藏族简明医学史根本医典概述八支药尿释义后续医典诠释八支医学释难等。其门生甚众。著名者有章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37.htm

两宋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赵佶主持编纂的医学书籍圣济经圣济总录,其中的相当篇幅反映了他崇信道教思想的内容。北宋历朝皇帝对医学之重视,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文臣武将也多关注,如掌禹锡、欧阳修、王安石、曾公亮、富弼、韩琦、夏竦、宇文虚中也都参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0.html

康复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编写出版第一部大型参考书康复医学起,至1992年自行编写出版约15种,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康复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实用康复医学等。翻译或编译书籍十余种,其中较重要的有Rusk的康复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3.htm

民族医学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注重临床实践发展民间医学的民间医学派;三是主张以东医寿世保元为轴心发展四象医学的四象医学派;四是主张以东西医学要义为轴心发展民族医学的“西东治”学派。自1945年经1953年建国初期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三大方针(面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23.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以宋时流传的前代吕广等十先生补注之说为,言言有训、字字有训,撰成该书。这一时期难经研究成就最大的是滑寿的难经本义(1366)。他追本溯源,考之灵枢素问,又及仲景、叔和,以绎其绪,凡诸说善者,均予吸收,并详细阐发前人未...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4.htm

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此外,还择要地叙述了望、闻、问三;卷二考核各家脉学理论,用四言歌诀的形式分述28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进行了辨误和评述,末附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7.htm

共找到479,2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