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素问》)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三折肱知为良医。(《左传》)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哲言九折臂而成医。(《楚辞》)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范文正)人...

http://qihuangzhishu.com/472/79.htm

宋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草》及《太平圣惠方》,书中多其所集,行世。□太平兴国间为太医,奉诏同修《本草》,裒集方书,广心医学。□初为道士,得《海上方》,深察药性,治疗辄效。太宗时奉诏同修《本草》,为御医,名著当代。□岭南人,善,太宗时为翰林医官,治疗病多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3-13.html

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官名。我国在后周时期曾设有疡和疡正等医官,其职责均是专门治疗疮疡、折伤等病证。疡正位在疡之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972.htm

助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教师名。北魏太医署中始置太医助教(第九品中),职在太医博士之下。隋唐太医署博士之下也设助教(从九品上)。唐代太医署中还设有针助教。助教的职品高于按摩、咒禁博士。针科助教职品则低于助教。助教的职责是协助博士掌管教学工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70.htm

少林寺将成立“少林禅院”_【中医宝典】

...变“被动保健”为“主动保健”。具有“动静结合”、“功药合一”、“身心双治”特点的少林养生文化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在北京召开的“少林养生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禅”概念,他把少林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2.html

《中国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丹波元胤 朝代:? 年份:? 卷一 经(一) 卷二 经(二) 卷三 经(三) 卷四 经(四) 卷五 经(五) 卷六 经(六) 卷七 经(七) 卷八 经(八) 卷九 本草(一) 卷十 本草(二) 卷十一 本草(三) 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index.html

《古今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 大产论 产后论 续产后论 卷之四\五大病 心 肝 脾 肺 肾 卷之四\箴 疗 心术 品行 明理 应机 决择 ...

http://qihuangzhishu.com/735/index.htm

乔序_《疡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之所病,病道少,操少道应多疾,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拙者失理,恬而不怪。故《易》曰∶勿药有喜。《礼》曰∶不三世,不服其药。诚慎之也。善乎!铜 杜氏之言,不专于药,而舍药无以全医,药不必于方,而舍方无以为药。考《汉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4-0.html

自序二_《门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立言有裨于世,足为千古可重而不废者,必性命之学,经济之文,所以历久而弥彰也。然无益之说,虽长篇屡牍,焉得人人而重之至若可重者,欲其见诸实事,大则体国经野,泽被下民而靡穷,小则拯急恤灾,征诸日用而最切。盖莫近乎能去病,人不能无病,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buyao/782-5-0.html

序一_《存存斋话稿》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唐王勃撰话序一卷.即话之鼻祖也.宋张杲着说十卷.明俞弁着续医说十卷.即话之导师也.迨前清作者如林.史典着愿体话.黄凯钧着友渔斋话.王士雄编柳洲医话着潜斋话.毛祥麟着对山医话.陆以着冷庐医话.计楠着客尘话.柳宝诒着惜余话....

http://zhongyibaodian.com/cuncunzhaiyihuagao/830-4-0.html

共找到67,7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