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病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五卷。明·康椿撰于1502年。本书共分元、亨、利、贞四类。“元类要法”上下二卷,总论医学习业,诊候、药性、察病、治法、经络等。“亨类钤法”、“利类钤法”各一卷,分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证。“贞类钤方”一卷,论述用药之法,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37.htm

《药症忌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二册。清·陈澈撰。刊于1872年。本书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将病症分为风、寒、暑、湿、燥、火、阳虚、阴虚、表虚、里虚、阳实、阴实、阳厥、阴厥、上盛下虚、心虚、肝虚、脾虚等五十门。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证,每种病证均选列应用药物,并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36.htm

《原病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五卷。明·康椿撰于1502年。本书共分元、亨、利、贞四类。“元类要法”上下二卷,总论医学习业,诊候、药性、察病、治法、经络等。“亨类钤法”、“利类钤法”各一卷,分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证。“贞类钤方”一卷,论述用药之法,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48.htm

《药症忌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二册。清·陈澈撰。刊于1872年。本书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将病症分为风、寒、暑、湿、燥、火、阳虚、阴虚、表虚、里虚、阳实、阴实、阳厥、阴厥、上盛下虚、心虚、肝虚、脾虚等五十门。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证,每种病证均选列应用药物,并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49.htm

《保婴撮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二十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十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儿、儿科疾病诊法、小儿变蒸、五脏生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这十卷除临床医案部分为薛己补入外,均系薛铠原作。后十卷论述有关幼外科、皮科及痘疹等病证治及其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1.htm

什么病应当到口腔内科就诊?_【中医宝典】

...是以保存原有的器官,维护其原有的功能为目的。 你得了什么病应当到口腔内科就诊呢?换句话说,口腔内科大夫能给你治疗哪些疾病呢?一般来说,当你的牙齿疼痛时多半要请口腔内科的大夫给你诊治。当你患龋病及牙体损伤等硬组织非龋性疾病,需要充填(即补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300.html

蔡淦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一、继承是前提,创新为目的 中医内科学,内容浩瀚,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内科著作汗牛充栋,各具特色,已展现了各个时代医家的学术风貌。对精深的理论和不同流派的学术经验,要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去芜存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gan/526-2-1.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西医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其历史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形成了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各自进行发展。第一阶段(1949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形成和逐渐发展阶段。发展和组织队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2.htm

足少阴肾经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肾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脊股内侧后缘疼痛,足心热痛,舌干,咽喉肿痛,心烦疼痛,咳唾有血,气喘,面色黧黑,惊恐不安,遗尿,造精,月经不调。 病机分析:足少阴肾经之脉起自足小趾斜趋足心,上馁出奈,上股内后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47.html

阴维脉、阳维脉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阴维脉、阳维脉及相关脏腑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心胸时有隐痛,心神不宁,情志抑郁,精神疲乏,胁痛,腰痛,肢体软弱无力,发热不退,热型不规则。 病机分析: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全身经脉,调节气血的作用。阴维脉不足,心失所养则心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38.html

共找到22,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