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1〕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唐天授三年立,在山西猗氏县仁寿寺。全文见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2〕。胡氏言,今拓本多磨泐,故所录全文颇有阙误,首一行书撰人尤甚。余于乙卯春从长安买得新拓本,殊不然,以校丛编,为补正...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17.html

小引-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鲁迅于上海校毕记。 【注解】 〔1〕壁下译丛 鲁迅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八年间译的文艺论文的结集,一九二九年四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计收论文二十五篇,其中十七篇在编前曾分别发表于当时的报刊(莽原周刊、语丝周刊、莽原半月刊、...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96.html

文艺的大众化-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 劳什子 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67.html

“某”字的第四义-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某”字的第四义〔1〕 某刊物的某作家说太白不指出某刊物的名目来,有三义。他几乎要以为是第三义:意在顾全读者对于某刊物的信任而用“某”字的了。〔2〕但“写到这里,有一位熟悉商情的朋友来了”。他说不然,如果在文章中写明了名目,岂不就等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0.html

文艺连丛-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文艺连丛〔1〕 ——的开头和现在 即使偶然有,不久也就变相,或者失败了。我们只是几个能力未足的青年,可是要再来试一试。首先是印一种关于文学和美术的小丛书,就是文艺连丛。为什么“小”,这是能力的关系,现在没有法子想。但约定的编辑,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09.html

老调子已经唱完-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中国汉人;南人指南宋遗民。 〔7〕 关于西洋人用神话哄骗非洲土人的事,参看热风·随感录四十二 〔8〕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语见论语·公冶长 〔9〕 贾凫西(约1592—1674) 字应宠,号木皮散人,山东曲阜人,明代遗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57.html

题赠冯蕙熹-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题赠冯蕙熹〔1〕 杀人有将,救人为医。 杀了大半,救其孑遗。 小补之哉,乌乎噫嘻! 鲁迅 一九三十年九月一日,上海 【注解】 〔1〕 本篇据手迹编入,原无标题。 冯蕙熹,广东南海人,许广平的表妹。当时是北平协和医学院学生。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77.html

怀旧-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而愈者,可借此作半日休息亦佳;否则,秃先生病耳,死尤善。弗病弗死,吾明日又上学读论语〔5〕矣。 明日,秃先生果又按吾论语,头摇摇然释字义矣。先生又近视,故唇几触书,作欲啮状。人常咎吾顽,谓读不半卷,篇页便大零落;不知此咻咻然之鼻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4.html

十二个后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十二个后记〔1〕 俄国在一九一七年三月的革命〔2〕,算不得一个大风暴;到十月,才是一个大风暴,怒吼着,震荡着,枯朽的都拉杂崩坏,连乐师画家都茫然失措,诗人也沉默了。 就诗人而言,他们因为禁不起这连底的大变动,或者脱出国界,便死亡,如...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55.html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1〕 所谓未名丛刊者,并非无名丛书的意思,乃是还未想定名目,然而这就作为名字,不再去苦想他了。 这也并非学者们精选的宝书,凡国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费,便即付印,想使萧索的读者,作者,译者,大家...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29.html

共找到890,9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