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下诸方:大承气汤(攻一) 凡阳明、太阴伤寒,及各经实热内结者宜此。小承气汤(攻二) 凡病在太阴,无表证,潮热脉实,狂言腹胀者宜此。调胃承气汤(攻三) 凡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潮热,邪入腑者宜此。桃仁承气汤(攻四) 凡伤寒蓄血证,...
...仍能自闭,但能使阳盛,不致亡阳也。○凡寒中人,不在营卫,即入腠理。仲景制桂枝汤调和营卫,制柴胡汤调和腠理,观六经证外,仲景独出桂枝证、柴胡证之称,见二方任重,不可拘于经也。惟太阳统诸阳之气,六经表证,咸属于太阳,故柴胡得与桂枝对待于太阳之部...
...综合概括而获得,明晰确实,不容相混。古今医家多有阐述,郑氏分别作成贯解、附解,颇有精卓之见,详见以下各节。惟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挨次传经之说,则不可尽拘。郑氏在后面提到“伤寒有传经不传腑,传腑即不传经的,更有直中太阴、少阴、厥阴,切切不可拘于...
...六经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三阳有经、有腑,三阴有传、有中有太阳之经,即有太阳之腑,膀胱是也。有阳明之经,即有阳明之腑,胃是也。有少阳之经,即有少阳之腑,胆是也,然胆为清净之腑,无出入之路,故治法如经也。三阴有传经者由...
...对照,主证相符,故投原方。【按语】本例桂枝加葛根汤之柔痉,与上例葛根汤之刚痉,皆以桂枝汤为基本方,均重用葛根为君。所不同者,麻黄一味之差,有汗无汗一字之异,其理法方药,则随之不同。但历来《伤寒论》若干版本,刊载之桂枝加葛根汤多有麻黄。后人如林...
...散寒除湿,以麻黄汤加味主之。处方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8克 杏仁18克 法夏15克 二剂【辨证】此证头面左侧剧痛,病属偏头痛。头居人之首,位高而属阳。手足三阳经脉,以及脏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舌质淡红而润,苔淡黄夹白不燥,即为风寒...
...(素问经脉别论)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此言脏气不和而有一脏太过者,气必独至,诸证不同,针治亦异也。太阳者,膀胱经也,太阳独至,则为厥逆,为喘气,为虚气冲逆于上。盖膀胱与肾为表里,皆水脏也。...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娄绍昆 1 太阳病案 郑某,男,50岁,1995年9月20日初诊。慢性腰腿痛10年,时发时愈。近年来症状加剧,下腰部坠痛,臀部酸痛不适,以左侧为甚,行走时呈间歇性跛行。经X线拍片、CT检查,确诊为,“...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之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之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类证》,吴恕辑《伤寒论赋》等;明代更有...
...。咳喘皆平,月事正常,体质逐渐恢复。1979年7月,在成都偶遇范老,特来家致谢,谈及十余年前患哮喘重证,经治愈后,仅去年有轻度发作,一周后即愈。表示不胜感激之意。【按语】刘、曹二例,分属北京、成都南北两地,均系少阴证哮喘。其年龄、病情、西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