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极一病证方论》兼金丸 《三因》兼金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兼金丸 治热入膀胱,脐腹上下兼胁肋疼痛,便燥,欲饮水,按之痛者。大黄(湿纸裹煨,八钱) 硝石 桂心 甘草(炙,各四两) 桃仁(四十个,去皮尖)上为末,蜜丸...
...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治脾肾不足,房劳虚损,形瘦无力,面色青黄,舌质淡胖,脉虚弱,及血虚久痔。【用法用量】每服100~200丸,空腹时用米饮汤或酒送下。【备注】方中熟地滋阴养血,苍术燥湿健脾。配以干姜则更能温运中焦...
...减退为主要目的,需要长期坚持,标本兼治,以本为主。从慢性肾炎的临床证侯及病程来分析,本病之根本在于脾肾虚损,导致气化失司,水湿停滞;气虚失固,精微下泄。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一般主张以健脾益肾为治本原则。 目前,中医学一般将本病列为4型...
...目录 《外台》兼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兼气散【处方】栝楼3两,石膏3两(研),甘草3两,甘皮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方中甘皮,《普济方》作“柑子皮”。【注意】忌热面、海藻、菘菜。【摘录】《外...
...目录 《普济方》兼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兼气汤【处方】大黄5分,麦门冬(去心)3分,甘草3分,细辛2分,甘竹叶1合(切),黄芩4分。【功能主治】4-5岁小儿壮热。【用法用量】上用水3升,煮1升2合。作1服,日2次。【...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治妊娠大怒后,腹疼吐血,因而堕胎,及堕胎之后,腹疼仍未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红花15克 瓜儿血竭9克 乳香(去油)9克,没药(去油)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健脾养血,化痰消瘀。治受伤日久,脾气不足,营血亏损,痰瘀内阻,胸骨高起,肌肉消瘦,痞气膨闷,睛蓝体倦,痰喘咳嗽者。【用法用量】用黄酒...
...枸杞子、阿胶、大枣、龙眼肉等,常用方剂有四物汤、保元汤、人参归脾汤(丸)、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丸)等。 也可进补血养血药膳,如党参煲红枣:党参15克,红枣15枚,煎汤代茶饮;麦芽糖煲红枣:麦芽糖6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杞子红枣...
...出产,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候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用或者炒用。 薏苡仁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认为它性甘,微寒,无毒。《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
...(炙微赤)15克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 柴胡(去苗)各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