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_【中医宝典】

...理论的本质。中医学西医学的本质差别就是“模型论”“原型论”的差别,两者各有优劣。文章还从“象”模型角度提出了“修补”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中医未来观。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综观20世纪的易学医学研究,可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75.html

阴阳五行气功_【中医宝典】

...和”修补昆仑“ 的功理和功法来调节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祛病健身。 在祖国医学中,运用五行生克的道理来说明人体内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五行学说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的特点,肝喜条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2.html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主要方面。但在1966年“文革”开始后,这方面的研究中断了数年。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有关五行的讨论增多。除讨论五行学说的内容、五行中医临床上的实用性、形成历史等内容之外,更为多见的是把五行学说控制论、系统论、电子计算机技术原理和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脏象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形态功能及其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中医生理学说。脏腑的形态名称:《内经》之前和各种现存的和出土的医学和非医学文献,尚无系统论述人体脏腑的形态结构者,不过到春秋时期,对脏腑的认识有了显著的进步。《史记·扁鹊仓公...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8.htm

精气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元者,为万物之本。 ”“元者,始也,言本正也。”王充《论衡》亦指出:“元气,天地之精微也。”说明元气即是本始之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随着元气学说的产生,精气概念逐渐被元气概念所替代,并发展为元气一元论。 气是一个歧义蔓生的不同层次的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80.html

从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上)_【中医宝典】

...内经》之“道”的实质是时间,是时间的根本特性规律。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思维以时间为主,时间一维,朝着一个方向驶去,是不可切割分立的过程整体。势必形成和强化主客偕同、万物一体的观念。 空间的特性是并立和广延 空间的特性是并立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68.html

精气夺则虚 无邪人亦病——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作者“通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多论虚、实。虚有虚邪,实有实邪,都可以导致气血不通,故虚实的分辨只是讨论人病的状态,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故讨论邪正更有意义,有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之观点却不敢完全苟同。 笔者认为中医治病,并非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77.html

中医思考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祸害 “人丹”“仁丹”绝不能混淆 “申遗”能促进中医发展吗? “晚吃姜赛砒霜”不科学 “学我,像我,超过我”——跟师任继学体会 “养生热”重新审视中医 “中医”的名 “坐堂中医”复出 《别让医生杀了你》 《史记扁鹊列传》札记 《诊余感悟...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sikao-729-1.html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_【中医宝典】

...理解,这一理解强调了文化的形式和功能,显示了其“形而上”、“非物质”的特征。 中医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萌生、成长的土壤。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生命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19.html

孔子学说孔教的解释_孔子学说孔教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Confucia-nism]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亦称“儒家学说”(儒教)...

http://hanwen360.com/c/358710.html

共找到860,7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