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为病之总名。五者乃病之分证。仲景《伤寒》论其始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后乃一一分别治之。有所谓中风者,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也;有所谓伤寒者,太阳病,或已发热...
...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言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予于表里虚实歌中.尝论其事矣.仲景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类.为表虚而设也.里实则承气之类.里虚则...
...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证名。指先躁后烦的证候。《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呕逆躁烦……。”《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胸中热郁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内热多烦,外热多躁。内热为有根之火,外热为无根之火。烦属阳,躁...
...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卷一。指腹中胀满而痛。须分虚实、表里。《类证活人书》卷十一:“腹满时痛,是有表、得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芍药汤主之。”又:“腹满时痛,属太阴也;自利不渴者,脏寒也,当温之,宜四逆汤、理中汤也。”《伤寒补天石》卷下:“腹...
...见于皮肤.黄帝所谓悬绝.仲景所谓瞥如羹上肥也.早晚喘急.未几而息已高矣.孙生尚与术附汤.灸脐下.予曰.虽卢扁之妙无及矣.是夕死.故论伤寒以真气为主.论曰.伤寒不拘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强壮者易治.真气不守.受邪才重.便有必死之道.何也....
...温经一法,但治直中阴经之中寒症,仲景同论《伤寒论》者,原以阴阳并立,互相查考,故同列一论,正所以分别伤寒阳症中寒阴症也。后人不达本意,见同在《伤寒论》中将谓伤寒中亦有中寒者,则误甚矣。故伤寒表邪发热多恶寒,绝似中寒,忌温经。伤寒协热下利,...
...吕商得伤寒.自利腹满.不烦.不渴.呕吐.头痛.子诊趺阳脉大而紧.曰太阴证也.若少阴下利必渴.今不渴.故知太阴证.仲景云自利不渴属太阴.调治数日愈.论曰.或问伤寒何以诊趺阳.予曰仲景称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脉经云下利脉大为未止.脉微细者...
...《伤寒明理论》卷一:“烦者,热也。”“又有烦疼,即是热疼,又有烦渴,即是热渴也。”“至于胸中烦,心中烦,内烦,虚烦,皆以烦为热。”②指烦躁。《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王冰注:“烦谓烦躁。”③指内热心烦。《杂病源流犀烛·烦躁健忘源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