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内经“病机十九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高世栻、汪昂等;近代如任应秋病机临证分析、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均参考注释,归纳病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对其研究最为专注者当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可以说为病机理论的充实完备做出了很大贡献,特作以下简介。 刘完素(1120年~1200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84.html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反复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日常生活之用 灵枢·五味第五十六提及的五谷、五菜、五果均为日常食用之物,五畜则为家庭饲养的普通动物。“藿”在内经中多次出现。藿为豆叶,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625.html

黄帝内经论情志_【中医宝典】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的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0.html

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反思与展望_【中医宝典】

...对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影响 1.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的发展 在中医药学外邪致病理论的发展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所谓的外邪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以及中毒、中暑等理化因素,并且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17.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和情志、病症等正常和异常的生命表现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各种事物按五行进行了归类,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表(表3-2):五行五时五方五色五音五味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邪五畜五谷五志五声木春东青角酸肝胆目筋风鸡麦怒呼火夏南赤徵...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虚实补泻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等。又此十种补泻,极理以论,随气漫衍,变化无穷,故曰不等。平按:甲乙“神有余”作“神有有余”;下“气”、“血”、“形”、“志”同。黄帝问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5-4.html

秦汉晋唐时期 中医美容萌发到兴盛_【中医宝典】

...方药、技法及理论应运而生,就此使美容与中医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虽未专篇论述美容,但对于人体体形、颜面五官、毛发皮肤等涉及美容的理论却大量散见于各篇中,为中医美容的形成和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765.html

滑寿与十四经发挥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为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家。其著作有医韵伤寒例钞本草发挥五脏补泻心要等。 【生平】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为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家。祖籍河南襄城,生长于江苏仪真,后又迁浙江余姚。他约生于公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3.html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1)_【中医宝典】

...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6.html

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_【中医宝典】

...乎太仓,裨助胃气也,居心肺之下,故卑。”裨即帮助,且古代有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的习惯,故古人造“脾”字,取其在胃之下(左),帮助胃消化食物之意。由此,文字学角度判断,脾必是人体的肉质脏器。 脾的形态 1.文字记载: 黄帝内经中未见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8.html

共找到893,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