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有阴易、阳易之分。参见各条。②指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素问·至真要大论:“阴阳易者危。”内经吴注卷二十二:“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变易失常,故谓之危。”...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36.htm

内经论顺应生长规律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法于阴阳”是内经提出总体养生原则,具体而言,对外应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宜采取四时养生之法. 法于阴阳”是内经提出总体养生原则,具体而言,对外应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2.html

阴阳与男女_【中医宝典】

...男女要“相摩”、“相感”,这样才能“利生焉”。这种思想广见于许多古代书籍,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合阴阳更是一本纯粹性学著作。 以易经为代表阴阳文化,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生殖文化,并把生殖文化升华一个新的阶段。易经在阐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8.html

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_【中医宝典】

...(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关系:人体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7.html

幽默正经原文-出自伪自由书_【鲁迅全集】

...幽默正经〔1〕 “幽默”一倾于讽刺,失了它本领且不说,最可怕是有些人又要来“讽刺”,来陷害了,倘若堕于“说笑话”,则寿命是可以较为长远,流年也大致顺利,但愈堕愈近于国货,终将成为洋式徐文长〔2〕。当提倡国货声中,广告上已有中国...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13.html

内经素问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太素,亦皆本之于此。按西汉艺文志内经十八卷之目,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不指为内经。唐王冰乃以灵枢九卷率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后以阴阳大论托其为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7.htm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07.html

茶经(今注)在线阅读

...一、唐宋茶经流变史 在茶学史上,现存史料里,最早提及陆羽茶经是唐代皮日休,据他说法,茶经共三卷:「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痟而去疠。」所言次第和今本茶经全同。 了宋代,陈师道提出有家藏一卷本、毕氏三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26.html

素问校诂派学术渊源_【中医宝典】

...、左传服氏注义通俗文疏证俱毁于兵火。中年多病,因治医术,以文字、音韵、训诂、考据研治内经,“仿王念孙读书杂志例,作内经校义。”可惜胡氏素问校义只注了素问前5篇,即上古天真论阴阳应象大论,共32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5.html

新安医家“一以儒理为权衡”_【中医宝典】

...大群体。明代新安婺源名医朱日辉,早年学习儒家典籍,后专攻岐黄家言,他按脉审方,先后著有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等多部医著。清代婺源王桂元,12岁即能遍诵四书六经,尤精读周易、河洛、理数及参同契之类。行医之余撰成了内经探微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78.html

共找到1,095,9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