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门主方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切口疮(《心法》)鸡内金烧灰,敷之立效。又方(《汤液》)黄柏(蜜炙赤,一两) 青黛(一分)研末频掺。口疮喉癣、喉痈闭塞。凤凰衣(即哺鸡蛋壳内衣,微火焙黄) 橄榄核(瓦上焙,存性) 孩儿茶(各等分)共乳细,每药一钱加冰片五厘,口疮、口疳搽...

http://qihuangzhishu.com/344/420.htm

口疮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黄金散 解口内舌上疮毒。及痘疮后目生翳膜。黄柏(去粗皮,用生蜜润透,烈日晒干,再涂蜜晒,几十数次) 粉草(二味各一两)上锉研为细末。口疮,用药末干点患处,或用麦门冬熟水调点舌上,令其自化。若痘疮后目生翳膜,汤泡澄清,无时,频洗,仍投糖煎散...

http://qihuangzhishu.com/494/235.htm

口腔溃疡可试试中药_【中医宝典】

...小王的口腔溃疡经常发作,开始她总是去药店买一些药贴了事,但效果不佳。一次发作后,她来到河南省中医院的口腔科就诊,主任医师王守儒告诉小王,她买的那些药贴并不是治疗口腔溃疡的良药。 王教授说,口腔溃疡又称“口疮”。若反复发作又称之为“复发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507.html

儿科素发达,种痘技术播海外_【中医宝典】

...浙江中医儿科历史悠久,素来发达,代有闻人,名家辈出。其医术精湛,著述丰富,在当时及现在对我国中医儿科事业均有较大的影响。 早在宋代,浙江就出现了名闻于时的儿科医家。如杭州人范防御,因儿疾名噪四方,人多以其官名“防御”直接呼之,其名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10.html

口疮论_《医贯》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傅变所致.当分别而之.如发热作渴饮冷.实热也.轻则用补中益气.重则用六君子汤.饮食少思.大便不实.中气虚也.用人参理中汤.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气虚寒.用附子理中汤.日晡热.内热.不时而热.血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28/35.htm

口疮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口疮多因脾胃积热,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 【口疮】 本病多因脾胃积热,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其症状是口腔内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烂点。小儿口疮由于疳积所致,则为“口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12.html

《惠直堂经验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四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46.htm

《惠直堂经验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四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67.htm

口疮口糜论_《疡科心得集》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口疮与口糜者,乃心脾气滞,更外感风热所致。初起不可便用凉药敷掺,恐寒凝不散,内溃奔走,久而难愈。必先用辛轻升散,而后清凉,使郁火达外,再视其所因而之。若脉实口干,满口色红,而烂斑甚者,此实火也,以凉膈散主之;若脉虚不渴,口内色淡,而...

http://qihuangzhishu.com/731/22.htm

小儿口疮各种治疗方法_口腔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即可。 本方常食可口疮,以及目赤、热病消渴等症。 [方三]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 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 [方四]生地15克,生石膏、粳米各30克。将...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750.html

共找到168,7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