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辨病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一系列疾病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辨病,把辨病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产运_《千金翼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却治运,唾太山东门一把苇举高十丈治运鬼初来如辟蜂不着,余处当眉聚一杯水唾运去。须臾。不去当自死。急急如律令)。产难方∶先水一杯服之,乃曰∶天有余阳,地有五行,星辰列布,日月精明,四时变化,不失其常,骨肉已成,四体已强,毛发已就,今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qianjinyifang/120-32-11.html

食品五味皆属脾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饮食五味对应人体五脏:即脾、肝、肺、心、肾。食物五味对脏腑虽各有偏重,但食物首先是归脾胃,通过脾胃分清泌浊,吸收其中精微物质以后,然后再分属不同脏腑,起到濡养作用,因此,可以说蔬菜五味皆属于脾。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78.html

中医之争孙中山病危时汪精卫汤尔和_【中医宝典】

...先生或不峻拒。……胡乃偕陆同往。胡先入卧室进言。先生语胡曰:‘适之!你知道我是学西医人。’胡谓:‘不妨一试,服药否再由先生决定。’”(《国父年谱初稿》下册)于是改由中医治疗,先后经由著名中医陆仲安、唐尧钦、周树芬三人共同诊视一周。陆仲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61.html

五脏五味补泻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李时珍曰︰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气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wuzangwuweibuxie.html

生命自然界24节报关系_【中医宝典】

...说明是,在我国古代,对一年季节划分,一向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五季配合来说明人体五脏季节变化。 (4)四季二十四节气影响人体水液代谢 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论述,如《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028.html

俯仰天地 天人合一——略谈五行学说中医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所不可缺少最基本物质形态,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形态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运动变化构成了物质世界。 ●木、火、土、金、水分别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87.html

五味沙棘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国药典》五味沙棘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五味沙棘散【处方】沙棘膏180g 木香150g 白葡萄干120g 甘草90g 栀子6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深棕色粉末;气香,味酸、甘而苦、涩。【炮制】...

http://zhongyaofangji.com/w/wuweishajisan.html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圆运动古中医学》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茯苓 四钱 炙甘草 三钱 五味 四钱 干姜 三钱 细辛 三钱 杏仁 四钱 半夏 四钱治水气呕止,其人形肿者。服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后,其人形肿。此卫气不舒,不能收敛。虽水去呕止,以肿之故,水围全去。...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ngganwuweijiangxinbanxiaxingrentang.html

共找到1,092,0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