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气疗法的定义及特点_《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定义气功疗法包括气功自控疗法和气功外气疗法。前者是患者通过自我气功锻炼而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叫气功自控疗法。气功外气疗法,又称气功发放外气疗法、发气疗法、运气疗法、发射形气功、导气发功术、超距气功、布气疗法等,古代称之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40/4.htm

练气的要素_《气功外气疗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缘。10.舌抵上腭:又称“舌柱上腭”,“柱舌”等。是舌自然的轻轻抵于上腭,使任督脉交通。练功达到一定程度,舌抵上腭之力自然加大,而后缩,那是功夫进展中出现的一现象,不要故意追求。二、呼吸 呼吸,又叫调息、息法、吐纳等,是气功锻炼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waiqiliaofa/140-6-2.html

中医理论与外气疗法_《气功外气疗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刻苦的锻炼使其化气,称为“炼精化气”;并且要遵循节欲保精(浊精)的调养方法,才能有利于气功锻炼。二、气 气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故气有物质和功能含义;也有先天气与后天气之分。先天之气又称元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waiqiliaofa/140-4-1.html

气功文化晋代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庭经为道教气功经典著作。书分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 黄庭经 道教气功经典著作。书分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内景经》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经》成书于东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44.html

亚健康≠中医之“未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适感。不适感是生命个体自觉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已病”范畴。 中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个方面。未病先防的“未病”,属于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在《内经》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二篇,就是讲人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38.html

高血压患者如何练气功_百病气功_【中医宝典】

...高血压病研究所对一次气功过程中血压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与休息时血压变化作对比评价。结果发现:在同样条件下,同一病人由活动转到休息时,血压可稍微降低,但当继续休息时,血压不再继续降低。而气功锻炼则不同,练功 5分钟开始下降,到20分钟时血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286.html

气功文化简析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已形成为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神州大地上经过近几十年社会群众大实验,充分证明气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修身养性文化。 气功是大圆满的文化。气功事业有上亿人自愿参与,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内到国外,这本身体现的是大气功、大联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37.html

练气的要领_《气功外气疗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情绪安宁。静只是相对的,绝对的静是不存在的。气功的入静与自然睡眠和普通休息不同,它是在觉醒状态下的一特殊安静状态,也可以说,它是在安静状态下的一特殊的觉醒。松与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松掌握好的人,就容易静下来;静下来以后也就更容易体会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waiqiliaofa/140-6-1.html

怎样练习气功以增强性功能_【中医宝典】

...怎样练习气功以增强性功能 所谓气功,就是修炼真气的功夫。它在我国源远流长,是古人摄生调息、强身保健" 保健的一方法。它的特点是整体疗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共同作用,可使精力充沛,元气充足,以达到强身保健、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1327.html

神经衰弱患者如何练气功_百病气功_【中医宝典】

...变化,而且在主观上也可感受到心情极其舒畅、心胸非常开阔。从而处在一良好的情绪状态中。这对消除神经衰弱常伴有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长期气功锻炼,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气质性格,也是气功能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292.html

共找到330,1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